张爱玲—她比烟花寂寞
一直被民国女子吸引,便听了《张爱玲传》。
洗澡听,走路听,吃饭听,自习听…这一听。对这个民国传奇女子,多几分敬佩,多几点疑惑,多几分热爱。
第一次接触张爱玲的作品,是在高中时期。睡在我斜上铺的姑娘递给我一本泛黄的书,书页零散着,正是《第一炉香》。她笑着说,“我猜你会喜欢的。”
正是午休的时间,宿舍里舍友不均匀的呼吸声,在阳光里起起落落,我偷偷趴在床上,用枕头盖着,就这样,在提防着宿管阿姨的检查中,开始了与张爱玲书中人物的邂逅。
我看了《第一炉香》里的几篇小说。她笔下的葛薇龙、许小寒都因为爱一个人,而低到尘埃里,正如张爱玲邂逅胡兰成,她写给他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
低到尘埃里
但她是欢喜的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可是,谁会去爱卑微到尘埃里的你。
她是滚滚红尘中的临水照花人,也只有她,既能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也能忍受极度的孤寂。
支离破碎的家庭塑造了她淡漠的性格
张爱玲是贵族家庭出身,尽管已经家道中落。她骨子里流淌着贵族血液,她从骨子里有一种傲气。
她的成长过程并不美好,父亲张志沂吸大烟找妓女,母亲黄逸梵并不是传统的女性,受过西式教育,因此更加无法忍受张志沂的行为。她也曾提出过要求,可是张志沂哪里会听,一口回绝,叫他如何放下这淫靡寻欢作乐的生活。
自此,黄逸梵便找机会离开这个家。后来的张爱玲自然过上了没有母亲的生活,那时候,在有父亲和继母的家里生活,对于她,似在牢笼一般。
童年在继母和父亲的打骂里,她没有渴望甜蜜温柔的生活,只是看到生活的黯淡无光。在这种环境里的张爱玲,自小骨子里就有了同年龄不相符合的老成。
她较为淡漠地对待这个社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孤寂,也是一种幸福吧。
被背叛的爱消耗着天才的热情
胡兰成为张爱玲所吸引,又用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张爱玲。
在南京工作的他偶尔看到张爱玲的小说,在床上突然坐起来,看了好几遍。他找到张爱玲,第一次没有被接待,碰了一鼻子灰。
他没有想到,第二天张爱玲去找了他。
打开门的瞬间,他吃惊。惊的是如此老成的文章竟出自这样一个稚嫩的女子之手,眼前的张爱玲,不像他所想的那样是个历经沧桑,看破世事的妇人,却是这样一个带着孤傲的气质,身材高挑,未摆脱稚气的女子。
他被深深地吸引,对张爱玲多了几分好奇。张爱玲本羞涩,很少开口说话,只是偶尔点头附和。
后来胡兰成多次去找张爱玲,她是有爱意的。她见了他,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正是如此,胡兰成与她灵魂契合,她竟可以忍受胡兰成有妻子的事实。胡兰成对她的心意未到,并不愿意为了张爱玲抛妻弃子,而妻子无法忍受,胡兰成只好离了婚。
同张爱玲缔结婚约时,正值抗战时期。
“胡兰成张爱玲,签订婚约,结为夫妇。”
张爱玲觉得太简单,又加了“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这是胡兰成许她的安稳。
张爱玲—她比烟花寂寞但是后来抗战结束,胡兰成却像爱上张爱玲一样,爱上了一位女护士。称其为小周,张爱玲知道后,她逼他做出选择。可后来她也明了了,胡兰成不会放弃小周。
她们离婚了。
如她后来所写,“世上的每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胡兰成的骚动,给了张爱玲悲剧的爱情。她对于爱情所有的憧憬都幻化为泡沫。她那灵动的才气,也逐渐被背叛消耗。
老年张爱玲,离群索居,一个人的狂欢
老年的张爱玲,生活很平淡。她仍旧临水照花人,仍然孤傲敏感卓尔不群。缺逃不出心灵的篱栅,高处观望这世界,她的灵魂总孤独。
临走前,整理好自己的重要证件,规规矩矩放在床头,遗嘱早早交托给好友。
就那样,安静的躺着,离开这个世界。
她比烟花绚丽,比烟花更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