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静静写读书笔记

月亮还是六便士,it is a question?——月亮与六便

2018-08-09  本文已影响148人  70be53f5894b

因为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动,感觉暂停记录了很久。但终究是希望给自己的过往时光留下点什么,至少以后可以窝在冬日的暖阳里,回味一个一个的故事;或者和小盆友讲身边亲历的一个一个故事,终究是重新又动笔了~很开心,自己对记录的这份不舍~

这本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世俗眼光下成功的男人,有妻有儿,有稳定的收入,有光鲜的上层生活。突然莫一天却抛弃妻子,不在意外界的流言蜚语,义无反顾的来到陌生的城市画画。画画的日子,穷困潦倒,连入不敷出都算不上,因为他只有在走投无路才会靠打零工活下去。就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恩人”将他接回家中悉心照顾,他最后和“恩人”的妻子一起,“恩人”离家而走。之后,又抛弃了“恩人”的妻子,最终引得这个女人的自杀。他之后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生活,并娶妻生子。但却感染上麻风,遭众人嫌弃,哪知却迎来画生的巅峰。在最后之际,他要求妻子答应其将巅峰之作毁于一炬。

静静的拉萨古城~

         这部小说看起来很平淡,没有那种强烈的阅读快感,但看完后我有自问“这样的一个男人,是好还是坏呢?”突然发现我在不经意间开始评价这个人的人生。小时候看电视,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评价别人的行为。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呢?

         好和坏,什么是标准呢?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很多的条条框框。更可怕的是我们竟不自知。如果没有自我意识,那我们将始终生活在没有自己的世界里。索性完全没有这种意识的人,活得简单开心;像男主人公这样完全活在自己世界中的,活得敞亮随性;最痛苦的无异于这之间的人了吧~有自我意识,又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被所谓的世俗、常识、道德所牵绊,常常在坚持自我和随波逐流中摇摆,我猜所以才有了“难得糊涂”,“万人皆醉我独醒”这种吧~

         前面看到主人公抛弃一切追随内心去画画,我很佩服,“舍”其实比“得”很多时候可能会更难。但后面他将救命恩人的妻子揽入怀中,也许这个说的不恰当,因为是妻子主动提出要和主人公一起的。可当他激情退去,觉得受到牵绊或束缚时,他决绝的离去造成“恩人”妻子的自杀,而他一点内疚感都没有的时候,我又明显感到一股强烈的唾弃感。想想这两件事情,他都只是在追随内心的想法,他的真爱始终没变——一直只爱画画。那我情绪的变化源于何处?无非就是一种是在目前环境影响下让我所喜欢的,一种是在目前环境影响下让我所看不惯的。

         最终主人公选择终老的地方是一个原始的岛屿,那里什么都没有,却有包容。生活简单,可是大家并不觉得他是个异类,并最终娶妻生子。我不敢想象没有道德约束下的社会会怎样的疯狂,如果大家都任性为之,可能这个社会会瘫痪。但这个度要怎样把握真的很有趣。如何维持一个集体的运转,同时尽可能的包容?有差异就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可能,有可能就有无限机会。

读完小说,我只希望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对别人随意的评价,评价的时候先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是真的来源于自己的评价,还是只是外界标准的一种映射?

飞翔~

摘文——

“我总觉得事事要邀获别人批准,或许是文明人类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

“我们这些人就像从终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生活被安排得太有秩序了。我觉得简直太可怕了。”

“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月上枝头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践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磅,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天使的微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