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个楼梯
《赢家法则》
生活就像一个楼梯。在每一级平台停下不动时,我们都要作长时间的努力,然后突然什么时候阶梯又向上升去,迎接我们的又是一个新的平台,只是处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包含着挑战的平台代表着一个含义,它让我们为下一级阶梯做准备。每一层阶梯都有它的困难。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就进入不了下一层。这样很好,否则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迎接下一级阶梯。
读到了书中这段话,我想到了爬泰山的感觉,我已经连续爬了5年的泰山,从红门一步一步直到登顶。每次登山的过程,我都觉得是一次修行,但说不上为什么,看完这段话,我才明白。

泰山海拔为1545米,从红门至玉皇顶共有台阶7000余级,所有人都因为征服数千级台阶而自豪,但没人统计过在台阶之间有多少小平台,因为没有人感谢过为登顶提供巨大帮助的小平台。
在登山过程中,很多人抬头仰望高耸入云的南天门看到的是压力、是无奈、甚至是绝望,因为他们把南天门视作目标。而我看南天门纯粹是欣赏,因为我把它当作风景,我的目标是下一个平台,甚至是下一级台阶。
目标分为三种,一种是顶峰,是长期目标。若是每天看到的是与目标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那终会望而却步。他的作用是为我们指引方向,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指南针,它让我们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前进。第二种是短期目标,是前方的那个平台。这种目标触手可及,只需稍加努力便会感受到它带给你的成就感,这会给你越来越强大的自信以及源源不断地动力。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地去征服,当你抬头时,已是一览众山小。第三种是什么目标呢,是不是相当好奇?第三种目标是山上一条风景优美的羊肠小道,它可能通往悬崖,也可能通往更高的顶峰。你这不是登山的必经之路,不必须完成这样的目标,这只是我们的兴趣。因为许多人找不到前两种目标,没有一件事情是他想付之一生去努力的,那么没关系,开启第三种目标,找到当前最感兴趣的事情,在对他失去兴趣之前尽兴去做,没有必要给自己压力要做出成绩。或许,人生另一扇门会就此打开,前两种目标逐渐清晰。
与爬山不同的是,生活有目标,却没有顶峰。许多人觉得到了一定的水平便会达到人生巅峰,可以坐拥一切。他们不知道,越站在高处的人,他们看得更高,他们越不满足自己的高度。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边界”,如果把每个人的认知范围比做一个圆,认知少的人圆很小,他与未知的边界就小,而认知多的人圆很大,他与未知接触的边界就越大,他想要知道的就更多,他成长的动力就更足。
向着顶峰,当我们到达了每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小憩,可以赏景,可以去羊肠小道另辟蹊径,但唯一不要做的,就是停止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