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虔诚奉香
![](https://img.haomeiwen.com/i3323883/b2dfc2f845851f9e.jpg)
01
每月的初一、十五和年节,家里都要奉香。
昨天是十五,公公婆婆要外出进货很晚才能回。公公出门交代我傍晚要奉香,交代着家里地龙神位要奉几支香,村里灵公庙每个香炉要几支,连同奉香的先后次序,都仔细清楚交代了一遍。
公公说,奉香,一般是家里的男丁去做。奉香时要先洗手洗面,这是对菩萨和神灵的尊重。奉香三支,早上先奉家里的神位再到村里灵公庙的神位;傍晚则要从村灵公庙神位奉起,再回奉家里的神位,即早上从屋内到屋外,晚上从屋外到屋内。
这是我在过去将近三十年人生里,第一次听到,关于奉香的学问。
出嫁前,逢年过节和初一十五,也会帮妈妈给家里的神位奉香,但从没如此复杂。
我是个唯物主义者,自然不相信菩萨那一套,认为拜神奉香就是迷信。但在婆家,公公很看重这些。初一十五,一定要奉香和做牙。农村还有老房子,再忙也要带着贡品回去虔诚地奉上三炷香。公公总说,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要虔诚做到位。
我一直认为,求神拜佛这种唯心主义的事,我是不会去信的。求菩萨不如求己,真正有困难的时候,光求菩萨而自己不努力改变现状,有什么用呢?
02
在广州,做家教时有个学生叫昊铼。她的一家让我对“拜佛拜菩萨”有新的认识。昊铼妈妈(梁阿姨)是做香烛生意的,逢年过节和临近佛诞,生意总忙不过来。
昊铼爸爸对玄学、风水学、易经八卦学有很深研究,还被知名网站邀约写风水栏目的稿子。他们都是信佛信菩萨的,经常去一些寺庙拜佛祈求,参与各种佛教佛诞活动,对佛和菩萨是深信不疑的。
一次和昊铼、梁阿姨在饭店吃饭。梁阿姨为我们点了不少菜,又另点了两样素菜。我觉得点得有些多了,建议梁阿姨少点一些。昊铼解释说,妈妈信佛呢,初一十五吃素的,今天初一要吃素。
吃饭的时候,我看到梁阿姨就只夹那两盘素菜,就连荤素搭配里的菜也没夹过。席间,昊铼对其妈妈说,这饭店的扣肉香芋特别好吃,问她要不要尝一点点。但梁阿姨谢绝了。
聊天时,梁阿姨说,自觉吃素习惯了,不会想着特意要大鱼大肉,也不会因为菜美味而贪吃。
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心中有信仰的人,是能够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
03
在木材行业工作时,接触到一个客户陈先生,说他们一家都信耶稣。几十年前一个冬天,他们几个年轻的兄弟正要乘车外出筹备木材。第二天早发前,他们的爷爷坚决阻止,说那天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出门,原因是爷爷夜里在梦中得到耶稣的指点,告知这一天不宜出门。陈先生几兄弟见爷爷阻止坚决,就听话留在家。
那天傍晚他们得到消息,当天外出备货的同村人,因为天气问题出交通大事故了,而出事车就是他们原本要乘坐的那辆。陈先生说,消息传来的同时,他们的爷爷已经伏地跪拜,不停地感恩先知的指点和庇护,让他几个孙子都幸免于难。从那以后,他的爷爷就规定,一家子都应该感恩、信奉耶稣。
陈先生在讲自己的故事说,因为信奉耶稣,做生意几十年来一直讲诚信。答应了客户一个价格,哪怕交货时货物成本已增高(木材行业,特别是红木,有时货源紧缺得一天一个价)会导致自己亏一些,也会就当初的价格给客户。
陈先生说,正是因为心中有耶稣,自己总会提醒自己时刻谨记诚信。而现在,儿子开始接手生意了,他也要求儿子一定要讲诚信。
04
梁阿姨和陈先生的故事,让我领会到:信奉神灵,不管信奉中国的菩萨,还是西方的耶稣,可以只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不等同于唯心主义,也不等同于迷信。因为心有信仰,他们做到了自我约束,做到了自律。这样的信菩萨信耶稣,不正是积极的信奉吗?
于是昨天,我给家里的地灵神位以及村里的灵公庙神位,虔诚地奉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