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活着
又一个青春尚好的年轻人离开了。42岁,不是说这是男人最好的年华么?怎么就选择爬到高空向世界挥别,毅然决然的结束生命?当我看到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时,内心很不是滋味。
一个被企业辞退的中年技术男人,找不到经济的支撑,是多么无奈又悲凉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肩上担负的丈夫、父亲的责任,这个家如同梁脊上的最重要的大梁,一旦抽离,全屋也就倒塌了。
我们无法知道他等待庇护的妻子和孩子怎样从他离逝的噩耗里坚强的站起来,我们希望的也是他们能够以最快的自我修复能力,幸福的度过余生。
最近这些年频繁报道类似事件,这似乎已经不是个案了。望向窗外一闪而过的飞鸟,我忽然在想,生活如此艰难,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何其多哉,我们为什么还活着呢。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第一,应该是本能需要的物质激励,使我们有目标的活着。
身体的港湾庇护之所——房子,是大部分人需要的第一个物质大件。人类从无巢到有巢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拼搏和改良,据说怕被老虎吃掉在高树杆上钻洞,住进去。
房子是我们找到安全感的物质基础的概称。外避狂风骤雨,飞沙走石;内安睡眠卧榻,裹腹之物。它不用多大多豪华,但是它一定是满足这两点的。我们努力工作学习技能,大部分都是因为需要一个房子,给身体一个可以休憩的地方,需要一个安全感。
车子,永远不嫌多的金钱货币,名利,地位和源源不断的诱惑,追求这些是因为我们需要拥有持久的安全感。需要向世界证明能力,其实,我们只需要向自己证明就可以了。
当这种需要变得渺茫时,我们会陷入一种纠结的情绪里面,它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无序失控,就像那个轻生的生命,他觉得没有能力去持续拥有经过奋斗换来的安全感,这种被断路的绝望逼迫着他自己走到悬崖边缘,化作一缕梦一场的青烟,留给世界无比的沉痛和遗憾。
我们需要拿起一面大旗向世界挑战,需要强大的自我驱动能力战胜外在的诸多阻挠和羁绊,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以适应变化多样的社会动态。
第二,应该是被需要,这里面有深沉和浅显的情愫,总结一个字就是爱。
因为爱,我们被需要。
我们努力工作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是因为被需要,我们需要存在的意义,正是因为救助贫困的人,让我们感觉到被需要,被社会需要,我们有价值感。
我们有亲情友情爱情,我们都是被对方需要的。无论我们美好还是不美好,他们需要我们活着。
哪怕你不健全,你是父母的寄托,爱情的结晶,一个家庭里的成员之一,流着他们的血液,演绎他们的五官和情绪,你被他们需要。
哪怕你长相不美,性格顽劣,你可以做绿叶,做备胎,成为夜里可以倾诉的对象,守护一朵红花,呵护一个令你着迷的男人,感受自己的心在跳跃,你被那些放肆成长的生命需要。
哪怕你口拙,不会赚钱,赚不了特别多的钱,你是朋友的朋友,他们需要同你聊聊天,聊聊过去现在和将来,聊聊成名之苦,聊聊被不信任的孤单,聊聊得到和得不到的挣扎。
被需要的感觉是一种软性的存在,这种软性的需求有时比你自己的需要更强烈。
可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把有些东西看得很重。
失恋男女,总觉得自己被抛弃,感觉不被需要,会怀疑否定自己,陷入自我折磨,轻者痛哭流涕一蹶不振,重者如同刘鑫江歌案里的杀人犯,轻贱生命。
他不能理解自己不被这个人需要,其实是可以被其他人需要的,却偏偏陷进只中结果的负面情绪里害人害己。
被公司辞退,貌似是能力得不到证明,不被需要。其实并非如此,公司能够聘用你,就是因为看到了你的能力,不管是技能还是业务能力,都是被需要的一种证明。
其实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轨迹是不同的,没有按照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顺序来经历。大部分的人都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
拼命奋斗去啃那些枯燥难啃的专业书籍,就是想要在同样的起点里比别人多些竞争力,年华易逝,岁成枯落,将复何及的悲恐,是他不能再像青春少年般满怀期待的投入,是社会的不够宽容和残忍。
我们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房子车子以图安稳,需要老婆孩子以图家庭圆满幸福,需要工作以做经济来源,需要名利以实现自我价值,需要专业兴趣以探讨生活乐趣。
不要忘了,我们同时也是被需要的,我们得不到或者失去的一切,只是漫长人生路上的一小部分,并不是全部的价值,它不足以也没有资格掠夺我们的生命。试着放下那些,回头看看那些还需要我们的人和事,跟自己讲和吧。
愿我们每个生灵,都能在需要和被需要之间,获得一种平衡,获得尊重,找到价值感,假如有一方失重,我们都能及早的平衡自己,拥有持久幸福的能力。
不管怎样,我们要活着,哪怕贫穷与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