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拾忆-大荔西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98283/b2c1581c02120f33.jpg)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说起大荔西瓜,有一段事情记忆尤深,但我已忘记了是几岁的事情了。
大荔的西瓜在全国那是很有名的,是皇帝的贡品,“红沙瓤,赛冰糖,吃一口,流一手”这是当年我们对大荔西瓜的认识和评价。虽然都是老品种,但相比于今天宁夏的“石头瓜”、草滩黑金刚西瓜、菠萝蜜无籽西瓜、麒麟王西瓜等品种要甜一些。那时,西瓜的糖分比现在高多了,西瓜汁流在手上,粘糊糊的。
那一年,生产队在平合陵(地名)大面积种植上百亩西瓜,准备成熟后批发给省城里人,以便可以得到解决生产队粮食种子、肥料的现金。生产队专门聘请了一种瓜老师傅人,姓王,山东人,年龄50来岁。看来老王舞弄西瓜的技术还真的不错,眼看着从下种、出苗、扯蔓、挂胎,远远望去绿油油一片。那时,瓜地里上的全是家肥,每株瓜秧还上过几次油渣(棉籽榨油后的残余物,可压成饼状),再加上当年风调雨顺,西瓜真的是长势喜人啊!生产队每天晚上安排社员守夜,防止有人偷食,但也避免不了胆大的馋嘴之人晚上去冒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98283/2cc71d1fee8bff3e.jpg)
眼看着西瓜已长成,城里来拉西瓜的汽车排成了行,但老王说暂时不能摘瓜,说西瓜今天熟到了八成,再等一天,西瓜会熟到九成,瓤口会更好的。他私下说,可不能倒了我老王种瓜的牌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想,当天晚上一场大雨,天气变凉,拉西瓜的车全走了。而西瓜已经成熟,一时不能拉走,队长和老王全都急了。没有办法,发动全村人卖西瓜。
卖西瓜一般两人搭伴,其中一人要会识秤。一辆架子车,前后用竹笼或者柳条筐挡住,车厢和竹笼中全装上西瓜,也就十几二十个。正好附近新庄唱大戏,便拉到哪儿去买。那时西瓜也就几分钱一斤,一天下来也卖不上几元钱,但发动社员卖瓜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比死等西瓜油笼了好啊!(“油笼”指的是西瓜熟过了头,里边全变成液体状)近千亩的西瓜连着买了几天,多少也收入了几个钢镚,但与批发相比可就差远远的了。
西瓜卖到尾声,生产队又发动社员把西瓜拉到村子中间吃西瓜腾西瓜籽。父母们都拉架子车转运西瓜,我们小孩子躲在旁边的包谷地里,见父母拉车过来,就快速跑出去抱上一个西瓜躲在包谷地里吃。这一次可解了馋了,只吃得小孩子们腹部高高隆起,全都像西瓜一样,成了圆的。不过,几泡尿过后,肚子又扁扁如初了。
吃西瓜开始了,全村人不分男女老幼,放开肚皮尽饱吃啊!只是不准带走西瓜籽。这时我们发现了令老王骄傲的瓜王——估计都在四五十斤重吧。因为瓜已熟到十成,瓜瓤沙甜,而瓜籽又少……好一顿西瓜饕餮大餐啊!
老王走了,带着种瓜一年的辛苦钱380元钱,带着西瓜大餐的残留物4斤西瓜籽,带着满面的愧色和满腔的不甘。老王满含热泪,还在对队长和社员们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我们很是留恋老王,因为老王种瓜期间在村中每一家都吃过饭,我们说:“等到明年,你再回来给队里种西瓜吧!”
现在的西瓜,已经没有了小时的味道!因为追求了产量,西瓜的质量大幅度下降,西瓜成了饮品,没有了甜度,只能起到解渴的作用。以前一个人可以吃一个西瓜,现在吃不到三牙便觉肚胀,或许“时位之移人”也,环境使然,无可深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