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莲”年有余

2018-02-08  本文已影响129人  思荃

      机修班班长老贾是山东人,转业兵出身,参加过抗美援朝,人倔,有点认死理儿,但工作起来那是一点都不含糊。这年临近春节,接到上级下达的军工生产任务,厂里立即安排春节加班。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关键设备冲床坏了!这台冲床原定春节期间得连轴儿转,工人三班倒,换人不换马。可这都大年二十九了,它却出了故障。

      老贾带着徒弟小杨,立即在冲床边摆开了修理战场。两人忙活到晚上十点,终于修完了。“这下我明天一早就能回家了!”小杨高兴地说。可老贾不放心,让工人小王启动冲床试一下。“行,转起来了!”小王试了一下说。老贾还是不放心:“冲个件试试。”小王有点不耐烦了:“这不都转起来了吗?”老贾坚持。小王只好冲个件,可这一冲,才吃惊地发现,床子一吃劲竟然停了!老贾要修,可夜晚车间光线太差,只能等明天再干。明天,那可是大年三十啊!老梁说:“我去北华厂联系一下,春节期间咱借他们的床子干活。”老贾说:“北华厂你先联系着,明天我们再修修看。”

      老贾回到家,一家人还都没睡呢。三个姑娘最大的才十岁。“爸爸,明天我们跟您一起去买过年菜吧!”姑娘们说。过年,市民凭副食本供应东西,每人有十斤菜,还有少量的鸡蛋、豆腐和肉。妻子生完儿子才刚满月,出不去。肉、蛋、豆腐,都在离家不远的副食店供应,量也不多,妻子让姑娘们跑了几趟,就都买回来了。可这菜,得去离家几里地的新菜场买,六个人的份必须一次都买出来,就只能等老贾了。老贾说:“我明天先到单位加半天班,然后就去买年菜。”

        第二天一大早,老贾和小杨把传动系统整个检修了一遍,可还是不行。接近中午十二点,老梁回来说:“北华厂那个事不行了,他们春节也用床子。咱这可是军工任务啊,怎么都不能耽误!”老贾心里惦记着一大家子人的年菜,如果耽误了,整个年下就都没有菜吃了。可老贾知道,国事大于家事,任务重于泰山。他抓起棉帽子,骑着自行车出去了。半个多小时后,他死说活说,把他的老乡加战友、也干机修的老郭从家里拉来了。老郭查看了冲床,用手电筒照着仔细检查了作动箱,又和老贾商量了一会儿,他俩就一起干起来了。到下午四点多,冲床终于修好了!

      老贾骑车把小杨送到回郊县老家的长途汽车上,就急三火四地赶去买菜。可到了一看,哪儿还有菜啊?新菜场早就关门了!老贾又骑车跑到区里的大菜场,也关门了!他又往东骑,心想,也许郊区的菜场还有菜?当他赶到那儿时,那儿也关门了!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一些人家开始放鞭炮。老贾心情落寞,又累又渴,于是敲开路边一户农家的门讨碗水喝。这家人正围在炕上包饺子呢!女主人倒了碗热水,让他进屋慢慢喝。交谈中,知道他是军工厂的,因为加班耽误了没买到菜,在旁边抽烟没吭声的男主人走出了屋子,回来时手里拎着小半麻袋东西:“这是我前些天在野塘子里挖的藕,还剩这些,都给你吧。”老贾拉开袋子一看,长长短短、粗细不一的藕,还裹着泥呢,足有二十多斤。他坚持让这汉子过了秤,按斤数付了钱,然后带藕回家。

      他一进门,全家人立即都忙活起来。削皮,剁碎,拌上肉馅,三十晚上,全家人吃的是藕馅的饺子。姑娘们说:“这馅儿啊,一咬咯吱咯吱的,有点甜,还挺好吃!”接下来的几天,全家人餐桌上的菜就是藕的“独角戏”——炒藕片、炖藕段、炝拌藕……吃多了,姑娘们难免抱怨。老贾说:“咱们为啥没买上菜啊?因为爸爸加班;爸爸为啥加班啊?是为了军工任务!孩子们,军工任务是国家的事,那比天都大!别说顿顿吃藕,就是什么都不吃,也不能耽误!这藕又叫莲菜,过年吃莲菜,连(莲)年有余,多好啊!”

      老贾用这些朴素的语言,在姑娘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军工任务,重于泰山”的军工情节。许多年后,他的三个姑娘成了几个不同军工厂的职工,无论是当工人、搞技术还是做管理,都爱岗位敬业、踏实工作,个个都是好样的!其中二姑娘成了一家航空发动机厂的宣传干部,那就是我。

      那个春节,徒弟小杨初三就从农村的家里赶回来了。他妈听说他师傅因为加班没买上菜,心里肃然起敬,让他把自家菜窖里存的白菜、萝卜、洋葱、土豆什么的,每样匀出一些给师傅家送去。她说:“你师傅为了国家的事,自己的娃娃过年都没菜吃,咱少吃一口,也是应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