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少年 (20)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处比武
陈志斌/原创。
书接上文:
由于名师指点,刻苦练功,思考、明理。功夫,不知不觉就出来了。我练功练得正得意忘形时,不经意间,竟把一个开玩笑的朋友,打得倒栽三米开外。
在练功过程中,我经历过:开始拜师时的信心满满;中间的失望与怀疑;后来的徘徊和不指望出功夫。
这种看似摸得着,但又如梦似幻,抬手人飞的功夫,是在我练了十来年(当时只是业余),不抱期望之时出现了。
好似盼望已久的恋人,失去了指望。而在某一天,某一时,突然翩然而至,出现在你的面前。那种惊喜交加,喜出望外的情状,令我兴奋得两、三夜睡不着觉。
炼功不求功,功在自然中。练功心求功,终究一场空。
凡是脚踏实地地去做,而不汲汲于成功者,往往功成自然。心心念念追求成功者,往往容易分神,执着,反而与成功背道而驰。常常是竹篮打水一埸空。
老子真实不虚地说: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
佛家《金剛经》也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感慨良多。斌魁先生的话,真的是没错。只要有深厚的内功,橫打、竖打、还是挨打,都能随心所欲,抬手人飞。
我同时加强了练功时间,更是沉浸在练功中。那时真的是在练功中生活,在生活中练功。
我很少参加其它的活动。除非有好的武术电影和武侠电影,才会去一睹别人的功夫风釆,看看有没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有一天晚上。我看了一部武侠电影回到宿舍,在打开房门,要拉电线开关时,电线开关自动飘到我的手中。
为了验证这是不是偶然,我又关灯重新试过一次。在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开关又飘到我的手上。心中窃喜。
我又将打湿的毛巾挂在上面,轻轻地做试力推拉,毛巾也轻轻地晃动起来了。
再后来找了一个气球,把它吹大。稍微做试力动作,气球“啪”的一声就炸开了。
这是我日夜痴迷练习意拳桩功的结果;是不断研究拳理,明白拳理和印证功夫的结果。我达到了“不期然而然,不期至而至”的内功境界。
终于苦尽甘来,我激动不已。
为了印证自己的内功实力。我找到开封化肥厂一个大力士。这个大力士,蛮力超群,一米八挂零的个头。不仅身材高大,而且体重有两百五六十斤左右。犹如“巨灵神”一般。关键是还学过武术,练过十多年推手,一般练武的人不是对手。
他曾经对别人说,他可以把我“轻轻地一抓吊起来”。说话说到后来的时候,还是用《海港》京剧腔唱出来的。我就是要试试他,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两人相见,四手相搭,大力士丈着身高力大,频频地向我发起进攻。而我身材不高,但敏捷非常。我沉着稳健,以柔克刚。
十几分钟过去之后,大力士居然还找不到在我身上发力的点。而他看我那绵软无力的臂膀,此时却沉如山,硬如练。大力士想脱又脱不开,想发力又找不到点,心浮气燥,双腿发软,双颊有点苍白,气喘吁吁,连忙叫停,我本可以对它发力。但我见已达目的,也就笑眯眯地作罢。
“真功夫,以前都是我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今天我输得心服口服”。大力士喘了喘气才说道。
没过几天又来了一位慕名挑战者,此人刚从武汉军区转业回来。曾在军区大比武中,获得过擒拿格斗的冠军。此人年轻气盛,睥睨天下。见面时还对我说“好拳不如好拿”!
“那就拳脚见高下”!那时的我,年富力强,有内功加持,也好打,不打不快。
我刚刚拳还未打出来,好家伙,果然快疾如电。擒拿冠军伸手疾抓过来。抓住我的手腕便使劲力。电光火石之间,我来不及细想。凭着感觉,我猛地惊抖一下。那位冠军竟然弹出两三米开外。我知道擒拿冠军动作虽快,但毫无内力可言。便自信地说,“凭你那点功夫,我坐着都可以和你玩”。我随即坐稳凳子。
擒拿冠军面露愠色,敏捷地爬了起来。也不答话。猛扑过来,我待其身手临近,便略一侧身。 双手朝外侧拍一下。同时“噫”的一声,冠军的身子竟然被拍得横摔出两米开外。,冠军还不服气又来了第三次,结果还是一样,终于傲气全消。擒拿冠军提出拜师,我说功夫是站桩站出来的,他却不相信了。
我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走专业化的道路。便申请去开封工人疗养院当气功师,1980年终如所愿。专业化的练功时间,使我功力突飞猛进。我精研武功,气功理论,形成我独特的意拳加气功的武功理论体系。
同时也使我萌发了,向武术界印证“意拳气功”的念头(那时还不叫浑圆功)。
于是我让自己的弟子,广泛切磋,以武会友。我自己也想打,三天不打就郁闷手痒。
我好打的“名声”也在四周传开。有一天,河南某市的散打冠亚军上门来切磋。没有内功的冠亚军对我来说,就是大人打小孩。几招之内便将冠亚打倒在地,亚军的身上掉下一软金属甲,一问才知,原来是自己出手太重,留下“恶名”。散打亚军怕受内伤,才出此下策。
由于不断的挑战,引起了很多门派的不满。这是一个繁星满天,舒爽怡人的夜晚。
开封市几个门派联合了约五六十人。手持刀枪棍棒。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来找我比武。我当时正和徒弟们在练功。见此阵仗,也有点紧张。如此场面处理不好,就会形成大械斗,扰乱社会秩序,伤到人命,更是不得了。我脑子技术的应转,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对方几个门派首领,脸色阴沉冰冷的走过来。
“咱们都是习武之人,不就是追求武功境界吗?如果都是为了印证。切磋武艺,那就好办。我们彼此各派出三人。三打两胜如何?”我谨慎而又淡淡地说道。
这几个门派的领袖,合计了一下之后,便点头同意了。
于是,双方各选出三位有水平的代表。大家围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开始了比武。比武结果,我的两位弟子实力略强,且抗击打能力超强,所以两局全胜。这群浩浩荡荡开来的队伍,顷刻间无精打采地散去了。
一场即将上场的暴风雨,就这样烟消云散了。但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反思。
当年自己的比武,求的是印证武艺,交流砌磋,追求真理,好像光明正大,义无反顾。但从另外一方面讲,比武过多,砸了人家的饭碗,真不应该。
不久之后,有一个骑摩托车的人登门就要来了,此人带着傲气地自报家门:我叫张满昌,原ⅩⅩⅩX部队的。转业后在开封某地地质部门,做保卫工作。今天特地向你讨教”。
“咱们先文比如何?你打我三拳,我再打你三拳”。我一见此人。便喜欢上他的身体和精神素质,有意收服他,便笑呵呵地说道。
张满昌既惊讶,又觉得好笑。眼前这个中等个头,气质儒雅的人。竟然提出先让他打。但他还是毫不留情地向我打出了第一拳。
欲知后来事,下章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