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才女——高梅阁
高芳云,字梅阁,晚年自号荆布老人。为著名的陈州七俊才张安雅之母,在豫东荣有“近代孟母”之称。生于清乾隆癸卯年(1683),为高氏十三世玉麟公女,幼年姊妹共砚读书,精于诗、书、画、篆刻;书法行书学米南宫,楷习颜平原,诗学杜工部,著有诗集《形短集》。宣统三年项城县志有记载,人称“清末才女”。
二十二岁适张门监生、太学生张东林。一生安贫若素,供养公婆“甘旨”,而自食“粗粝”。初生二子一女,皆夭亡,年四十而生安雅。性格刚毅忠厚,谨言慎动,遇事“必虚心观理,审定则坚确不移”。与人谈话,言论“切中事理”,常从生活出发,诱之以善。平素教子,常重于“事亲敬长、应对进退之仪”,“不汲汲于时文应试之学”,或问其图,则曰:“吾不望其为官,但愿其为人耳”。
荆布老人一生著诗无数,由于屡经兵燹,仅残存六十余首。一生坚守信念,“诚于中,形于外,”反对“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知短之不可掩也”,故将其诗集命名为《形短集》,以示不自掩其短也。卒于咸丰十年十二月八日。享年七十有七。死后葬于项城郑郭东南李寨村外,现仍有其墓地。
清·高梅阁《形短集》诗选
白牡丹
姚黄魏紫一丛丛,皎洁天姿迥不同。
生长繁华忘富贵,端持淡泊慎初终。
胭脂枉画非真迹,圭璧难缁想素风。
底事青莲赋秾艳,多应醉眼尚矇瞳。
盛开梅花
铁枝含冻雪,玉蕊缀疏林。
灵秀钟全树,冰霜抱一心。
蓄来春气厚,历尽朔光深。
涧底多松柏,无芳愧古今。
残梅
萧瑟馀空树,槎枒①了未惊。
繁华全意外,孤梗②负生平。
瘦损惟安命,非时不苟荣。
岂如凡草木,百媚倩春呈。
寝堂惜别
自古天涯若比邻,一程仅隔易相亲。
漫言聚散难由已,看破悲欢只在人。
橘实座边香袭袭,篱英帘外色新新。
百壶更有如泉酒,莫使离愁绊此身。
端阳前一日浣衣(二首)
轻罗脱去易村妆,努力桐阴学浣裳。
忽见小姑拈艾至,才知明日是端阳。
老母同胞久别离,一朝三岁数归期。
小鬟不解人心事,笑立砧边索五丝。
柳絮
翠袖脱来影好微,轻盈皎洁欲何依。
自怜质弱成飘荡,不道风生有是非。
同叶同根难作主,粘泥粘草竟安归。
逃避雀啄犹为幸 ,敢怨江村日暮飞。
菊
风霜凄冷最无情,何事芳心与尽倾。
既作秋花当应节,炎凉不肯易精诚。
午雨
夙兴见红日,傍午雨不息。
莫解暮阴晴,百年安可测?
春冰
凛凛寒潭冰,铁石坚不下。
但令春光足,未有不可化。
夏竹
猗猗结清阴,暑气不可侵。
无须论世味,只在自筠深。
秋水
秋水意本平,迎风浪忽播。
但恨自无持,莫怨风来过。
冬雪
庭前雪已消,庭后雪犹全。
向明易为损,处幽何自然。
尺
一直原无枉,随心任度量。
自然有分寸,何必较短长。
镜
好丑能瞒尔?相知久最深。
奈何终貌执?难诉此中心。
灯
暗室常相对,幽窗夜夜情。
自怜衾影地,一点最光明。
三弟归自云南,其去也过舍辞行,赋此送之
今宵方一晤,明日复长驱。
弟妹中年少,风尘万里孤。
青霜盈谷壑,白浪满江湖。
珍重平安字,何时到敝庐。
送三弟妇随任①云南
娇娜养重帏,春风不可吹。
孤舟江海上,万里雪霜随。
好助甘棠化,须吟采藻诗。
迂疏吾弟性,努力善扶持。
弟眉崖赴乡试(二首)
雁塔巍峨半紫氛,凭君足底有青云。
连登折下蟾宫桂,带得天香阖第闻。
承欢今夕侍慈帷,昼锦由来胜彩衣。
待得明年春雨沛,柳袍双映杏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