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亲情篇首页推荐给人力量的文字

“忙碌”的我们,还能再陪父母多少年?

2018-05-06  本文已影响76人  爱笑的鱼521
“忙碌”的我们,还能再陪父母多少年?

好朋友打电话,说年迈的妈妈在弟媳生孩子三天后,突然晕倒,脑出血,需要立刻进行开颅手术,朋友在电话里泣不成声,除了安慰和替没在身边的她守在手术室外等待,我们都无能为力,只好听天由命。好在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手术,老人家现在已无生命危险。

前两天,高中同学的父亲在同学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去世。整理遗物发现,老人家在去世前半月左右身体已经有发疾现象,但是为了减少孩子们麻烦,就一个人硬抗着,大概在去世前几天,老人家留下遗嘱,买好自己的寿衣,后事已经安排妥当……

还有一位朋友,母亲在检查出来得病,已是癌症晚期,他感慨说,母亲是最注意健康的人,摘录养生笔记,注重锻炼。之前,单位很多次组织体检,他总觉得母亲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健朗的身板,甚至好过自己。从未想过看上去那么健康的母亲,有一天会突然离开自己……

年前父亲说,过完年,想和母亲一起去市里做个全面体检,我和弟弟嘴上答应着,可一直拖到现在,小半年过去,父亲再没提起,我们也假装忘记,谁也没再提及父母体检的事儿。直到一连串事情的发生,才突然觉得,父亲提出体检,是来自对年龄老去的不安全感和对生命稍带“恐惧”的信号,可是,粗心和看上去“忙碌”的我们却完全没有意会。

人到中年,我们真的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况。我们总是以各种理由忙碌着,有时候会感慨自己累成了“狗”的模样,有时在父母面前抱怨,世事纷杂,社会不公,平台不好……所以,我们的父母总是悄然承受着一切,尽量不去打扰忙碌的我们。我们为工作、加薪而忙碌,为呼朋唤友的聚会而忙碌,为孩子参加各种辅导补习班而忙碌,为挤一点时间去美容会所或者去看一场电影而忙碌,以读书、旅游的名誉而忙碌,为“一地鸡毛”的生活而忙碌……试问我们十分的“忙碌”里,有几分是为了父母?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亲大多是五零后,他们小时候经历过温饱问题,青年时代经历过十年动荡,他们大多只是高中或初中学历,在中年时代又成为经济改革的牺牲品,成为中国第一批国企的下岗职工,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的年龄,又跟我们一起做了房奴、孩奴。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们的父亲大都相似,是我们眼中坚毅冷峻、伟岸如山的男人,似乎永远不会在生活面前屈服。但是,父亲却愿意为了我们低下头,让孩童的我们坐上他的肩头,此刻,又让我们的孩子坐在他的肩头,而又乐此不疲。我们的母亲,大多是温和的居家妇女形象,在我们小时候的印相里,母亲总是在昏黄的灯下,趁我们熟睡后为我们缝缝补补,现在又为我们的孩子缝制衣物,洗洗涮涮……古语说:“父母在,不远游”。而我们这一代人却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孩子丢给父母,自顾自地出去游山玩!

岁月像一把刻刀,无情地在父母的额头刻下一道道沧桑。你有没有见过,我们的父母不染发的样子?你有没有仔细摸一摸,他们从不涂护手霜的双手?你有没有趁他们熟睡时,坐下来仔细端详一下,他们布满皱纹的脸庞?我想答案通常是,我们会为我们的孩子头发长得不好,而问询众人如何生发养发,而父母头发发白那属自然规律,无需理会;我们会害怕强烈的阳光灼伤孩子娇嫩的皮肤,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年迈的父母在地里曝晒几天皮肤也没有问题;我们会想法挤时间带着孩子去认识世界,而看家护院则是我们父母理所应当的责任。

前段时间,一片爆文《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父亲》,提及——“咱对待领导向来谨小慎微、毕恭毕敬,而对待父亲呢,很多时候似跟“恭”与“敬”还相去甚远……”文中作者对待父亲的样子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对待父亲的样子呢?

其实,孝顺父母也许就是在休息的时候为他们做一顿寻常的饭菜;就是在假期里陪他们去他们想去看的地方;在生日的时候,陪他们过个生日;甚至仅是在他们面前不再高腔调说话;带孩子们回家吃饭时,能帮他们洗洗筷子刷刷碗;在换季时,为他们添置一身新衣服;在有事没事时,常回家看看,不要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风树之悲”!

陪伴,才是对父母最大的供养。趁着父母双亲,身体还算健朗,多多陪伴他们吧!因为,谁也不知道,我们的父母还能为我们付出多少年?而“忙碌”的我们,还能陪父母多少年?

“忙碌”的我们,还能再陪父母多少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