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读书清单
《中国通史——问题史试探》,堀敏一先生作为日本的东洋史专家,站在通史的角度对中国史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考古和新文献对中国史的诸多问题做了探讨,书中关于唐宋变革的讨论,尤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中国史的爱好者来说,这也是一部言简意赅,总结性强的通史读物。
中国通史——问题史试探石田干之助《长安之春》,一部唐朝的社会风俗,风物人情的著作,作者用他博览群书的功底还原唐代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传说故事等方面,字字有源出,但文笔却如散文一般优美,读来毫不枯燥,历史文也能写得很好看,这就是一个范例。
长安之春罗伯特•柯布里克《希腊人》,作者用一个个平凡人的事迹构建古代希腊史,记录了古代文献中活生生的希腊人,如奥运会的选手、同性恋的诗人、闻名的艺术家、审判中的原被告等。用他们的故事讲述古希腊的社会,文化,生活,意趣。书中对当代古希腊题材的影视多有吐槽,尤其有趣。这本书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作者吐槽各种影视剧:《木马屠城记》很多地方不符合荷马原著(原著党),这片多处出现道具错误(考据党),《特洛伊》不如改名叫《阿喀琉斯传》,没准皮特粉还会开心呢(吐槽党)。中外看剧粉都一样啊。
希腊人《制造汉武帝》,一本能在一天内看完的小册子,作者谈的是汉武帝“轮台诏”的定位及戾太子反乱事件问题,然则又远不止此,对司马光通鉴编撰的史料选择问题,刘宋时代内争问题等都做了详细考证,由此及彼,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逻辑证据链,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
制造汉武帝《永乐帝》,作者的关注点在永乐一朝的对外政策,提出要把明代初期的对外政策与元忽必烈的对外政策对比看待,着眼于重建华夷体系的认识,而永乐朝的对外政策还带有建立帝位合法性的目的在。当然,该书作者在细节方面出现了一些硬伤。
永乐帝《罗马人》,作者延续风格,用“以小见大”方式简述了一部罗马史,格拉古改革、凯撒遇刺、庞贝毁灭、基督教兴起等历史事件都以不同的侧面展示。尤其喜欢作者的考据,最末的罗马人“左行”的考据尤其精彩。作者的吐槽同样犀利,《斯巴达克斯》、《埃及艳后》、《角斗士》等名片无一幸免。
罗马人伯纳德•康沃尔《滑铁卢》,正如书中所说:如滑铁卢这样一团乱麻的战役是很难叙述的,而作者从诸多的资料中抽丝剥茧,尽可能还原战役的全貌,把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过程叙解得翔实而不枯燥,从双方统帅的决策到战场一个普通人的遭际,宏观和微观视角都引人入胜,精彩的译笔为本书增色不少。
滑铁卢《逆神的爱》,土耳其的悬疑小说,往往带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感,如《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亦然。故事讲述一个考古队在发掘赫梯遗址时,遭遇的神秘凶杀案,考古进程遭遇威胁。而故事的另一主线是挖掘出的帕塔撒拉泥版上的古代故事,两条看似分离的线索逐渐融合,揭示真相,这似乎是土耳其作家所擅长的一种写作手法。
逆神的爱《晚期奥斯曼帝国研究》,关于奥斯曼帝国这个曾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国内的著述并不多,而集中于帝国晚期研究的更是寥如晨星。本书梳理了奥斯曼帝国后期的改革过程,探讨了帝国在欧洲近代的变革中为挽救统治做出的努力,并分析了帝国最终崩溃的原因。对巴尔干、中东等当代焦点问题也做了溯源,是了解奥斯曼帝国后期史及东地中海地区近代史的一本好著作。
晚期奥斯曼帝国研究《源氏风物集》,一千人心目中有一千部哈姆雷特,源氏物语亦是如此。作者选择的切入点是书中出现的风物,考据这些物品的来历,并与《枕草子》、《宇津保物语》等做比较。特别是作为平安贵族身份地位象征的“唐物”,更是详细分析来源及流行情况,给我们一个解读《源氏物语》的独特视角。
源氏风物集《安禄山服散考》,本书是着眼于几个小问题进而阐述唐朝社会上层风气的研究著作,作者研究方式的出色之处就在考古资料和文献史料的结合,如考证何家村窖藏文物的作用,考章怀太子墓的建制等方面,都能看到这一方法的妙用。虽然在考证安禄山服散问题上作者忽视了另一可能,但其论证过程却有许多有趣的结论。当然,历史研究很多时候都是从一脑洞开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
安禄山服散考《特拉法尔加战役》,这一场令纳尔逊“封神”的战役被许多人认为是阻止了拿破仑登陆英国的决战,但在作者看来并非如此,特拉法尔加战役不过是英法在海上博弈的其中一环,英国人对其海上贸易线的竭力维持和对反法同盟的尽力促成,使皮特在庞大的海域范围尽力布局,而拿破仑对风帆时代海上战役特点认识的不足使得法国的海上布局充满混乱,特拉法尔加战役就成为一个结果。本书的价值就是引用了不少资料,并对这场著名海战的前因后果进行广域视角的描述。
特拉法尔加战役《行万里路——宋代的旅行与文化》,作者关注的角度是宦游,也就是宋代的“精英阶层”在入仕后“被迫”游历的经历,在考察这一过程中,作者探索了宋朝朝廷为士大夫宦游提供的种种配套措施以及士大夫阶层内部在这一过程中的互动及对“创造”名胜的影响。特别是后者对今天研究“cultural landscape”也很有借鉴性。比如作者以黄州为例,在探讨了苏轼贬黄对黄州文化地位的提升以及黄州新景观的形成的影响外,还提出了苏轼的存在,挤压了杜牧、王禹偁等名人的影响力空间,今天也能找到现成的例子。
行万里路——宋代的旅行与文化《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大英博物馆又做了一次“让文物说话”的尝试,二十件来自各地的文物构筑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以文物为切入点介绍莎剧的历史背景和都铎--斯图亚特交替时代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形象体现了“戏剧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特征,能让我们更身临其境地认识莎士比亚这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孔飞力《叫魂》,闻名已久。作者的切入点是起源于江南的几起不起眼的小案件,在随后因为案件中的“妖术”元素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注意,从而被专制帝王用以发动官僚集团,试图在安定社会的同时测试官僚集团的效率和忠诚度,进而演变成一起大案。切入点有意思,得出的结论也是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要素的分析。难得的是作为学术著作却不枯燥,语言活泼有趣,描述史实生动,确实名不虚传。
叫魂《伊莎贝拉:武士女王》,西班牙一代女王的传记,她是伊比利亚半岛再征服运动的完成者,她是哥伦布美洲行的坚决支持者,她是西班牙海洋霸权的开创者。作者爬梳史料,还原出一位睿智的,有远见的女性统治者形象,作者文笔和译笔俱佳,是了解这段历史的很好的入门著作。
伊莎贝拉:武士女王《金雀花王朝》,“把历史写得无聊,应当算刑事犯罪”,作者践行着自己认为“合法”的道路,用妙笔构筑了英国历史上激动人心的时代,狮心王理查、失地王约翰、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三世、理查二世,这些人物作者笔下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作者也没有忽略历史前进的步伐,国王与贵族关系的不断调整,大宪章思想的贯彻,英语的地位提升,英苏威爱关系的变迁,这些造就今天英国政治和社会的历史渊源也在本书中得以概括,欲了解英国,可以认真读下此书。
金雀花王朝《火星救援》,长假忙里偷闲读完了这本原著小说,虽然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珠玉在前,小说仍然惊艳,电影未能表现的各种冷烂欠和有趣的梗,使得这本“硬科幻”毫不枯燥,各种复杂的专有名词变得十分有趣,读来津津有味,无形中更丰满了人物的形象。甚至觉得,这位困于火星的乐观宇航员像金凯瑞更甚于马克戴蒙。
火星救援《哈布斯堡的灭亡》,要知道一个国家如何“药丸”,看1914年开战前后的哈布斯堡奥匈帝国就知道,颟顸的皇帝,一群对军事发展毫无敏感的将领领导着一个民族矛盾重重的帝国和军队,在不恰当的时候,对毫无了解的敌人,打自以为是的战争。很多时候,书中读到史实,像是一部黑色幽默讽刺剧,确是奥匈帝国血淋淋的历史。《好兵帅克》的故事,似乎毫不夸张,真实反映了帝国末日的景象。
哈布斯堡的灭亡《清流文化与唐帝国》,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众多学者在讨论、研究或批判。作者则选择了一个角度,将研究的视野着眼于晚唐五代,本书由数篇独立论文组成,彼此之间又各有联系,先论述元和初年的西川和浙西事件,指出宪宗元和政治所构筑的新的体系,其次以元和政治中的宦官领袖为例,探讨元和时期的内廷与外廷的互动机制。进而论述唐中晚期逐渐形成的以科举或藩镇幕府为主要入仕途径,以文字为进身之阶,渐以霸占词臣的“清流”阶层在唐末五代的作用和对政治构成的影响,以及这一阶层发展中体现的唐宋延续性。在研究中,还体现了新出史料的运用,是一本无论研究结论还是研究手法都值得参考的优秀学术著作。
清流文化与唐帝国《机械宇宙》,牛顿生活的17-18世纪,欧洲正从蒙昧走向工业革命的曙光,这个时代的英国皇家学会,起到了推动进步的作用,人们对科学的探索往往始于好奇心,那个时代的人们,试图理解上帝创造世界的规律,从而有了伽利略、开普勒,波义耳直至牛顿、莱布尼茨的不断探索,他们的辉煌成就成了今天的中学数学物理课本中人人习见的“常识”,本书从这个时代的背景,谈到科学进步的过程,再到科学家们的个人性格和恩怨,一一道来,妙趣横生,最后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理的发布为收束,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思想碰撞,再现人类认识宇宙的筚路蓝缕的过程。
机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