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随笔婚姻育儿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越穷的人,吃的越好!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54人  geferrr

越穷的人,吃的越好!

人生最美是清欢

关于吃,原本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样的事情每人每天都在遇见,每次遇见都是精挑细选,很少有不合适的,即使有,也可以算的上一次心甘情愿的尝试。

俗话说:穷吃素,老看经。

中国人什么都吃,什么都能吃,什么都想吃,什么都可以转化成吃。可能是人口太多了,在固定的土地想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如果不什么都吃,那最后肯定是什么都没得吃。

人一天几乎要思考三遍,吃什么,有时是五六遍。

从早餐说起,越穷的人,为什么吃的越好。

01

以清净心

看世界

虽然富裕的时间不多,但穷的日子还真不少。

小时候总是不爱吃饭,这在那时很普遍,没有谁家孩子喜欢吃饭,很多带孩子的人都是拿个碗和勺子,满地追着孩子跑,不像现在,一个宝宝椅,哪也别想跑。

可能人还太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诉求是什么,只是说不想吃饭,大人高兴的话会说,弄点糖给你拌着吃,好吗?欣然答应,于是拿着勺子用糖下饭,就是一顿美味了。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所说:甜,对于某某地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味道,为了一次获得,他们总要付出很多代价。

等上小学的时候,每天六点半要起床,自己做饭吃,也不是真的从头开始做,就是在灶炉下生个火,刷锅放油将剩饭炒一遍,在冬日里的早晨,昨晚剩下的鱼汤绝对是最好的炒饭佐料。

鱼皮里的胶原蛋白在低温下容易凝固,挖一勺放到锅里,鱼膏里还凝固着炒菜时的佐料,葱姜蒜去腥入味,门口随处可摘的紫苏也会有,辣子自是家常菜必不可少的,炒饭里放一勺这样的鱼膏足足的够了,一大碗炒饭很快就从锅边冒着的火苗中完成了。

来等我一起上学的同伴,看到了也会让我分一点给他吃,即使他刚刚从家里吃完饭。也正是十来岁人的情不自禁,让我十来年还记忆犹新。

02

活着

即是修行

现在的人,仔细去想,可能前两天吃的什么都会忘记,即使花费很多。但是有些廉价的味道,确如烙印般,铭刻在心里。

一个味道总是有很多种方法来记住,有时是特殊的场景,有时是内心的喜爱,有时仅仅是因为特殊的人。

相信腊肉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两个极端,有人认为烟熏过的都是致癌物,但这也是很多人的挚爱。

不说是谁家的,因为很多地方都有,那种从八月十五开始,挂在灶头上享受着人间的烟熏火燎,到了腊月十五再取下来,其实早就已经像个黑木炭了,用手摸全是一层油垢,必须要用刷子才能洗干净,洗完几遍还要用水煮,等到收拾干净之后,会发现原来腊肉也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炒腊肉几乎不需要放更多的佐料,两指宽的肥肉晶莹剔透,不需要油;蒜苗和白辣椒即香又有味,不需要盐,倒点水收完汁就好。

一碗菜端上桌之后还是满满的柴火味,像晒干的木头被劈成两半,洒出来的香味。可能很多人已经忘了第一次吃腊肉的时候了,毕竟之后的腊肉越来越不像样了。

03

清简内心

一切皆安

越穷,吃的越好,因为人总想着以后,想着回来的人。所以早早就开始准备,直到时间够了,人回了,做出来的味道才刚刚好。

在回不到过去的过去,常吃到一道菜,很普通的煎冬瓜,就像没钱的时候想吃鸡肉,吃块素鸡也是可以的。煎冬瓜的味道就是那时五块一斤的肉的味道。

煎冬瓜的不是说用油煎就好了,它要切成很大一坨,两边都要打上密密麻麻的十字刀花,煎的时候火候要大,把油烧老,冬瓜一放进去就煎的滋滋响。

相对于现在饭店做菜讲究的刚刚好,煎冬瓜却不是,它讲究的是要过。油温要过,火候要过,煎的时候也要过,两面最好带一点糊,煎到冬瓜的白心变成黄色的,味道就深入骨髓了。

不放水也会有很多汤,里外熟透之后,再猛炒,辣椒、酱油、盐,放水,放葱,收汁,出锅。

一道菜经过文字描述又出现在脑海里了,这是现在讲究刚刚好的时代,做不出来的味道;这是现在不想吃肉都很难的时代,所忘记的味道;这也是精心打刀花的人不在之后,最奢侈的味道。

就像每天同事之间最多的对话就是:“中午吃什么?”

04

时刻保持

内心的喜悦

就像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一样,每个人很难将自己喜欢的味道准确的表达出来,因为他适合待的地方仅仅只是记忆中的一小块。

不是不知道吃什么,是能选择的太多了,最后反而记不住什么好吃。

很多年之后,从超级大的城市离开,我也许会走到那个熟悉的边陲小镇,那里人迹稀少,悠长的叫卖声可以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不需要看时间,四处的炊烟会告诉你哪里正在做大餐,不需要问今天吃什么,今天每种味道都是最好的。

交换思想是double.

心水痕   微信公众號:xinshuihen

阿呆——我想把文字变成蚊子

离开我也还有生命力

我的气味指引所有饱食我血液的它们

即使路过天堂,也还尊我为王

作者/阿呆

圖画/网络

編輯/阿呆(geferrr)

投稿/fei2753935@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