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大师集中营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唐诗打卡(167)巫山云雨源来如此

2019-08-08  本文已影响3人  海飞廉

咏怀古迹(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译】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

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背景】这是《咏怀古迹五首》组诗的第二首,是咏怀宋玉。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庾信古居、宋玉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以抒情怀。

图片来自网络

【评】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辞赋作家,宋玉故宅在归州(今湖北省秭归县),老杜自蜀出峡时,经过此地而凭吊之。

当老杜来到宋玉故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凄清寂寥的破败空宅。此情此景,当然会引发坎坷终生的老杜胸中无穷的悲感。

诗中开首“摇落”是宋玉名作《九辩》中的用词。原句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其文主旨有二:一是悲秋景之寥落,二是伤自身之飘零。杜甫在宋玉故宅诵宋玉之文,得以强烈共鸣。

“云雨荒台”,则指宋玉《高唐赋》序中所写神女故事——巫山云雨。序中说宋玉和楚襄王“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宋玉为襄王叙述楚怀王曾梦见神女,神女自称住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这个故事,本是宋玉虚构来讽谏襄王的,并非怀王真有此梦,巫山真有此神。后人不懂宋玉作赋之意,竟附会出“云雨荒台”的古迹来。

老杜认为,这对宋玉来说真是可悲得很。不过,稍堪慰藉的是,宋玉毕竟留下了千年不灭的文名,这比那身死国灭、遗迹无存的楚王,是强得太多了。

千古同命。伤宋玉,亦以自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