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好吗?
中庸一词,出自《论语》,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早期,我认为中庸是处事圆滑、哪都不得罪。在我的脑海里,中庸是一个中性词或者是一个偏贬义的中性词,就像“80后”一样!
你看,中庸是在一个团队里,你不能太出挑、与他人意见过于不和,因为会招来嫉妒,从而惹来“一身祸”。像苏东坡都是太冒尖惹的祸。但是你也不能太过默默无闻,像空气一样,什么晋升机会,自然也与你无关。
这就是我,最初对中庸的理解!
后来,我慢慢发现中庸是一种智慧,一种穷极一生都在接近,但还有可能达不到的境界。
中庸体现了对“度”的把控。
自然界:水,有上善若水,也有洪水猛兽;火,有取暖供能,也有烈火无情。
家庭中:你不疼爱孩子,那么他无法获得爱、也不懂得爱;你过分爱他,就演变成了溺爱,孩子会无法独立成长。两个极端都会造成孩子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只不过表现不同,但都会给孩子造成一生的影响。
职场上:你没有一技之长傍身,显然第一个升职加薪的肯定不是你。可倘若,你只专注这一项技能,那么你将成为团队中最会做这件事的人。
这难道不好吗?你想想,整个团队只要遇到这件事,必须你出马,那么,其他事情都会绕着你走了?比如,管理团队,比如,升级融合。此时,你的这项专长成为了你职场晋升的天花板。
所有的事物都有一个“度”。如何让事物控制在这个度以内,并且还要发挥最大功效,这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对分寸的把控与自我管理。当然,也是我们的功课!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庸之道呢?
首先,保持觉知,了解自己。
做任何事情的基础都是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需要什么、崇尚什么。说起来简单,但很多朋友都卡在了“觉知”这个环节。
大家可以尝试做冥想练习,从觉知自己的身体开始,了解自己,从掌控身体开始,控制情绪,能够当知当觉,做自己的主人。
其次,学习精进,升级思维。
学习可以优化我们的思维,思维决定行为。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自然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一意孤行”,没有一定的格局自然看到的都是天花板,没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自然不会找到“度”在哪里。
最后,经常复盘,指导实践。
每日、每月、每年,都对自己的状态、做过的事情、新的尝试等,进行复盘反思,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这个度的范围。以及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实现这个度!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萌姐上个月学习冲浪的感悟。浪一直都在,你能驾驭的就是机会,你驾驭不了的就是灾难。如何选在浪就是一种智慧,这难道不是中庸思想吗?

祝朋友们假期愉快!
以前未遇见,以后长相伴!
作者介绍:我是莉阳,喜欢阅读,瑜伽,写作,美食和分享。我可以帮助你,冲破曾经成就你但现在限制你发展的习惯,走出舒适区,迈向终身成长,迎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