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科研】科研思维8
1 如何写好Introduction?
原则为Cite necessary references wisely,常用词汇为Use transitional phrases like however,but,unclear,unfortunately。
要有强烈的问题(problem)意识,体现工作的必要性,解答读者关心的问题(PPGAS结构):
维度一:
(Problem)具体问题是什么?它重要吗?
(Progress)对此问题的进展到了那一步?
(Gap)目前前各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Argument/Rationale)元方,你如何看该问题?你的好点子是什么?凭什么用这个点子就能解决此问题?
(Scheme/Plan)你计划如何解决该问题(或问题的一部分)?
维度二:
引言PPGAS结构:第一段大背景、问题的重要性(Problem)
引言第二段:具体问题?目前研究进展(Progress)?有何欠缺(Gap)?你的看法(Your argument/rationale)?
引言第三段:理论问题?目前研究进展?有什么欠缺(Gap)?你的看法(Your argument/rationale)?
引言第四段:我们的解决方案(scheme)是什么?材料体系的选择依据?问题解决后的理论/实用意义?
2 如何写好题目Title?
具体、简洁、诱人,你敢不敢!
1.Be specific体系、性质、性能要具体和明确,但多具体要看下面两条.....
2.Be short删去诸如"studies on","observations on"等无营养词,删掉多余介词,删掉常规测试方法如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等。
3.Be attractive题目如何写的诱人?关键:你想传达何讯息!
3 如何写好摘要Abstract?
摘要是文章的广告,写得不好会直接影响编辑的决定,摘要的好坏最能体现作者的整体语言和专业素质!
1)忠实体现全文,不要混入杂质
2)独立成文
3)遵循BMFC(“宝马飞驰”结构:背景B,材料方法M,发现F,结论C)
4)短小精悍(删掉常规测试方法,如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等等,除非用了特殊测试方法、建立了新测试方法)
5)Graphical abstract:文字和图片能抓要点、概括强、自明性、吸引人。
4 如何写好理论,模拟方法和实验研究?
原则:提供尽可能多的细节,读者应该能据此重复,你在文章中报道的实验/计算/模拟结果。
为何这样做?描述为何选择特定的材料、实验方法(有时可放在引言中)。
怎么做?详细描述材料、实验方法及步骤。
依据是什么?引用相关参考文献,并简要描述,若改进了文献中的方法,阐述原因。
5 如何处理好图表?
图表是呈现结果的最主要形式,要正确、有效、清晰、无重复。注意:同一组数据不能用图和表重复呈现。
英文图注:应具有自明性。不用看正文,读者也能看懂,可以不用完整句子,如用动名词短语。
文章中字体、字号统一,字体足够大,印刷后能看清,注意美观,注意色彩的合理运用。
Use colors wisely。
6 如何写好结果Results?
结果的正文部分,不要完全重复图注中的内容,不用细枝末节详尽描述每个结果。
简要叙述图表中呈现的趋势和变化规律,指出特殊、特别的现象,以便讨论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可以适当引用文献。
7 如何写好讨论Discussion?
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
应包含的内容:结果,解释,假设,含义,局限性。你会惊讶于自己的潜力,提升理论深度!
1)退一步,从整体上广泛地审视你的发现。
2)在你的领域的大背景下批判性地检查你的工作。
3)没有问题是微不足道的!不要回避问题或不一致的地方,挑战自己并解释它们。不要回避/逃避问题,挑战自己,尽力去分析/解释/对比。
4)建议的实际应用。
8 如何写好结论Conclusion?
1)(针对引言中提出的研究目标)展示你的研究对该领域的推动作用。
2)帮助读者、编辑和审稿人判断文章的价值。
3)结论绝不等同于摘要,不是文章的广告,包括内容:对该领域具有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的发现,研究结果的局限、应用、推广可能性等,未来发展计划。不应包括的内容:不写过于细枝末节的数据结果,不吹牛。
9 如何处理好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考文献是细节的魔鬼,是否认真的试金石,展现你专业的一面,检查,检查,再检查!
2)尽快熟悉Endnote等参考文献管理和引用软件,Endnote等会出错,肯定会出错。要逐一检查姓名、期刊、文章名、年卷期页码。格式应一致!
3)一般应有经典文献,有综述,有最新文献,一定要阅读原文,充分理解后才能正确引用。
4)不要为了凑数乱引用;不要在一处或段末引用大量文献;对具体点针对性引用,不要故意遗漏,也不要过多自引。
5)特别注意中国作者的姓和名的顺序。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