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之二

2018-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冬意

本来没想着搬这么快,亲戚们的热心帮忙,致使周六一天打包的任务就全部完成了。本来想今天请搬家公司把东西运过去再慢慢收拾,结果,亲戚们一鼓作气,32个箱子到下午两点半全部清拆到位了。

这期间最让我开心的事情是我那四大箱书一本不落地放进了书柜。原来预计新的书柜容量会小些,可能会出现一部分书无家可归的情况,结果不仅都装了进去,还略有盈余。

这些年陆陆续续买了些书,品类上偏国外偏哲学一点,还有相当一部分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兴趣由来已久,但一直在心理学的外围晃悠,不得真谛。社会上普及心理学的机构太多,门外汉还真不好选择,流派纵横各有各的理论体系,研习浅了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研习深了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导师,很容易跑偏。2015年,上级机关举办了心理指导员培训班,我先后参加了初级和中级的培训,培训班学成归来,虽然还不足以指导他人,但自身很受益。现在想来,原来那会的学习是在为两年以后的觅渡做准备。

2017年,我遇到了人生中一座比较难以逾越的大山——暂且把它称为挫折和考验,我利用我还没来得及还给老师的心理学知识,佐以哲学类的书籍给我的启发,经历了曲折的心路历程,还算勇敢的直面考验,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战胜困难的力量就源自于那些书籍。那段时间,即使有很多事情影响心情,我都用读书来治愈。其中犹太作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给了我最大的精神力量。

这位作家有着传奇的经历。他拥有良好的医学背景,是维也纳一位精神科医生。纳粹时期,他的全家—父母、哥哥、妻子、妹妹、他全部被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幸的是父母亲哥哥妻子死于毒气,幸运的是,他和妹妹在惨绝人寰的集中营中活了下来,而他自己还根据集中营的经历结合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成功创立了意义疗法,成为维也纳第三大心理治疗学派。他用他的亲身经历教会我,面临的困难哪怕如珠峰那么高耸险峻,只要关注当下的每一天,把每一天活出属于每一天的意义,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困难自然不攻自破。他在集中营里,每一天醒来都不知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却依然积极乐观,他做到了让生命充满积极的意义。我一直在努力向他学习,在他的经历面前,我仿佛觉得自己正面临的所谓的困难是那么的不值得一提,随时可能被迎刃而解,他写书的目的达到了,他让我找到了属于我的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书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我甚感安慰。书越读越觉得自己懂的还少。大宝的书也不少,每年利用各种机会送她不同种类的书,她的书架还真是有点摆不下。当我自觉地把读书当成习惯已经人到中年。希望大宝不要像妈妈这样倦怠,勤奋一点,从书中多受益一点。

生命的意义有大有小,只要一直在实现的路上就是有意义的。读书既能渡人又能渡己,读久了生命自然充满了平凡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