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商君列传》8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威事记

《史记·商君列传》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第一  谁是商君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是卫国的一个庶出(小老婆生的)的公子,原名公孙鞅,祖先姓姬。说白了就是那个时代卫国的一个破落贵族。

《大秦帝国》中的商鞅

第二 公叔痤举荐

公孙鞅在魏国丞相公叔痤府上当了个小官——中庶子。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贤良。等到公叔痤病重的时候,魏惠王前去探病,魏惠王就直言不讳的问了“老哥你要是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那我这江山社稷咋整啊?”

公叔痤老头虽病的厉害,脑子还是好使的“公孙鞅呀,这小子虽然年龄小,但是很有才能,老大你就用他吧。”

魏惠王觉得这老头糊涂了吧,起身就想走,公叔痤就说了“如果老大你不任用他,就杀了他吧。”魏惠王就答应了,然后离开了。

老头转念一想,良心发现了,又对公孙鞅说了“你赶紧跑吧,我向老大推荐了你,他不听,我就先君后臣了,让他不用你就杀了你,老大答应了,你赶紧跑吧,晚了就要掉脑袋了。”

公孙鞅还是挺睿智的,他说“老大不听你的话用我,就不会听你的话杀我的,你别那么自信”(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

魏惠王回去还埋怨“这老头病疯了吧,居然让我任用公孙鞅,简直荒谬”。

第三 入秦见孝公

公叔痤老头死了以后呢,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发了求贤令招览天下人才,就去了秦国,经过景监的推荐见到了秦孝公。

书里写到,公孙鞅前后见了好几次秦孝公。过程曲折,简而言之,就是公孙鞅分别用“帝道”“王道”“霸道”三种政治主张和秦孝公聊了聊,秦孝公审时度势,最终选择了“霸道”的主张。

《大秦帝国》中的秦孝公

第四 政治辩论

秦孝公已经决定任用公孙鞅变法了,但是事情的进展没那么顺利,总有反对的声音存在。真实的历史场景可能更复杂,更血腥,但是历经了岁月的洗礼,留在史书里的就剩下寥寥数笔了。

公孙鞅要变法,有人不支持,代表就是甘龙和杜挚,于是双方就有了政治辩论。一个循古,一个尊今,结果是公孙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也当了新官——左庶长,正式开始变法。

这里出了一个名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公孙鞅,说白了,就是要根据现实处境来解决问题,不能用古法来实现今治。

第五 正式变法

首先是变法的内容,这一部分在初中历史课本里讲的很仔细,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连坐,分家以便增加户口,奖励军功,惩罚私斗,没功劳的贵族取消待遇,有功劳的平民奖励爵位,严格执行法令等等。

这中间穿插了一个小故事——南门立木,又叫徙木立信。

公孙鞅这么一整,就是打破并且重组了秦国,重新确立了奖惩机制,旧的世袭的社会机制一去不复返,新的有活力的社会机制焕发生机,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有人推崇新法,就有人违反新法。谁呢?当朝太子犯法了。公孙鞅说了“太子是储君,不能惩罚,那就惩罚太子的老师吧。”于是,太子的两位老师遭受了惩罚,分别是公子虔和公孙贾。

公孙鞅在秦变法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一时国泰民安。

第六 再变法

公孙鞅又升官了,升为大良造,并出兵围困魏国,为秦国新建国都,并且迁都咸阳,又进行了一系列措施。

因此,“秦人富强,天子致胙”,说白了,就是到了这一阶段,秦国的富强得到了周天子的肯定,周天子送了秦国一块腊肉,秦国从此要开始强大起来了。

胙:就是胙肉,那个时候人们很重视祭祀,祭祀时候用的肉是很神圣的,周天子把祭祀的胙肉给了秦国,表示肯定了秦的强大。

第七 秦败魏国

有上升必有降落,秦国在蒸蒸日上的同时,魏国却是江河日下。此时的魏国兵败马陵,太子被虏,庞涓被杀,这是齐国人干的,却对秦魏两国也有影响。

公孙鞅就说了“秦和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秦并魏,就是魏并秦,按照目前魏国的倒霉模样,咱们先干掉它。”秦孝公同意了,于是秦魏两国交锋,公孙鞅耍了外交手段,摆了鸿门宴。

他写信告诉魏国的统帅公子卬“咱俩是哥们,现在兵戎相见,那是各为其主,其实我不想打你,这样吧,咱俩一块喝个酒,这事就过去了,应付应付上面嘛”,公孙鞅的信写的很亲热,落款就差点写上“么么哒”了。

这真是二傻子写信,大傻子真信啊!公子卬居然同意了,哥俩好嘛,没啥事儿滴。哪里想的到,公孙鞅这是骗小孩的,喝着喝着刀子就砍下来了,“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说白了,公子卬被公孙鞅一搂到底,毛都不剩。

魏国割地求和,魏惠王肠子都悔青了“寡人恨不能用公叔痤之言也。”

公孙鞅得胜归来,秦国把商,於之地十五个邑,封给了公孙鞅,从此,公孙鞅华丽转身,成了商鞅,号为商君。

这也是他变法事业的巅峰了。

第八 赵良“怼”商君

这一段的篇幅占比很大,主要就是有一个叫赵良的人和商鞅的对话,字里行间看的出来是对商鞅的不满。这一段,赵良文采飞扬,谈古论今,有对比,有暗讽,既把话说透,又没有那么直白,而且有理有据,属于典型的“骂人不带脏字”。

其实在我看来,赵良是持“德治”的政治主张,他反对商鞅的严刑峻法,这自然是有理有据的漂亮话,可是在秦国那样以后近乎荒蛮的社会里,不下猛药怎么去重疴。

赵良应该是当时儒家的代表,孔子周游列国尚且不能得各国君重用,何况一个赵良开出的“治世良方”,倘若秦国真施行,未必能够强大。

第九 商君结局

商鞅结局悲惨,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孝公死了以后,太子上位,公子虔说商鞅谋反,于是发兵拘捕,商鞅开始逃命。

逃难途中,到了晚上,要住宿,酒店不知道来的人是商君,就要求他出示“身份证”,说了“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感慨“为法之敞(音,弊)一至此哉!”

商君出门着急,没带身份证住不了酒店,况且逃命的人哪敢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呢?

不过商君这句话耐人寻味,自己制定的法令居然围困住了自己,这样的变法到底是成功呢?还是不成功呢?

该来的总是少不了的,商君想逃去魏国,魏国不接受他,因为当初他欺负过公子卬。没办法商君誓死抵抗,到了自己的封地,拉了一帮民兵要对抗秦国政府军啊,结果,很快失败,死在了郑国的黾池,后来尸体被秦惠王处以车裂。

《史记》里说商君是先死后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分的是尸体,而不是大活人,而且全家被灭。

从此一个卫国人在秦国干了一番事业,然后全家被秦国团灭的故事就讲完了。按照惯例,太史公开始曰了。

司马迁对商鞅的定性是“死的好啊”。

司马迁的观点和赵良很像,他没有聚焦到商君的功劳,只是说他“刻薄寡恩”,而且司马迁是读过商鞅的书,觉得内容和人品一致,最后身死秦,活该,活该啊!

我的观点

首先商鞅的一生是一个有志青年在特定时代下的奋斗故事。

入秦,变法,强秦,败魏,身死,家破。他的功劳是完成了对秦的改造,虽然手段严苛,但是秦国强大却是事实。

太史公的叙述没有着重讲他的功劳,却抓住人家的小辫子不放。游说秦孝公,靠的是景监的推荐,惩罚公子虔,欺负公子卬,没有听赵良的话,这一切对于商鞅的功劳来说,简直就是边角料呀!

游说国君,靠人推荐,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惩罚公子虔,是为了树立新法典范,这不对吗?

欺负公子卬,公子卬是敌国统帅,设鸿门宴是为了秦国利益,耍手段击败魏国,这有何不可呢?

不听赵良言,这是二人在政治主张上的区别,是政见不和,没有对与错之分呀!

人无完人,商鞅肯定也有好大喜功之处,但是对于一个使得秦国强大的外国人来说,秦国的做法有点卸磨杀驴,反而更像是“刻薄寡恩”!

商鞅的政策,相当于二战时期苏联的“战时经济政策”,是服务于特定时期的“良药”,可惜终归是药,等病好了,就可以停药,或者改药方了。

后世把秦国的灭亡也归咎于商君的严刑峻法,这难免牵强。时代在变,法令也要变,国情变了,国法焉能不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