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食谱点评
我办了个健康会员,客服和大夫拉了个群,专门为我服务。
一位营养师专家,请我把一周的饮食情况发到群里,看看我的饮食是否能达到营养平衡。
前两天正好在北京,住的酒店也不错,一天三顿都是自助大餐,所以营养搭配非常的棒。本身我也是爱吃青菜的,只不过把看着眼馋的羊肉串,烤羊腿,鸡排,大排骨,培根披萨等放一边,只能拿小小的一块肉,有点遗憾啊。在火车站的一顿饭,孩子非要吃必胜客的汉堡,而我看了半天都没有很合适的营养餐,只能点了一份意大利面。果然,营养师评价说青菜有点少。
回到老妈家,早餐也是有保障的,老太太本身就研究养生,一盘菜至少有四五种菜组合,所以早上再配上半个烧饼,一个鸡蛋和一碗粥。每次发到群里,营养师都说搭配的不错。不过有一次有了小失误,因为那天老妈的菜是拌了一个藕片。营养师点评说藕片相当于主食,因为这里面含的淀粉比较多。知道每天的早餐还是要以青色素材为主,而且如果早上吃了精面烧饼和馒头,那么后面两顿最好吃些粗粮。为了吃粗粮,我特意买了三个窝窝头和三个全麦馒头当做一周的主食,弄的老妈煮的米饭我不能吃,剩下一碗,她还很不高兴。
这次检查身体,老大夫说血脂高了,最好要注意一下饮食,少吃油多的东西。我说我吃了降血脂的保健品不知道怎么样?大夫说:“保健品多贵呀,如果你少吃点油,血脂能下来,何必多花那个钱呢?你炒菜时放一半豆油一半猪油,混合起来,油少放一些再炒菜,坚持久了,血脂就正常了。”我说:“我晚餐基本不吃,早餐能在家里自己做,但是午餐只能买快餐吃,快餐里的油确实不少,这样很难避免。”老大夫想了想说:“在外面吃快餐确实有很多,你可以考虑用开水把买来的快餐冲一遍,把油去掉。”我一听就来问题了,这不是吃饭没有味道了吗?老大夫说:“如果嫌没有味道,那么至少吃上面的菜,下面的油不要去碰。外面的快餐中,注意一定不要吃盖浇饭。”我心想盖浇饭又怎么了?老大夫继续说“因为盖浇饭啊,把油都渗到米粒里了,而人们把米粒吃完,就等于把这些油都吃到肚子里了。”原来如此啊。老大夫真的是热心肠,她还继续建议“你也可以把菜煮一煮,用醋,盐等调料做成调味料带着,这样配着吃也很健康。”
于是,中午我就带着洗好的菜,煮好后再放上调料吃。把就餐照片传到群里后,营养师说除了吃青菜,一定要配点儿肉类,如虾,鱼更好,要增加蛋白质。只吃青菜和粗粮,不吃点肉,容易缺维生素b12,也会产生营养不均衡。营养师说正常的饮食中青菜,肉类和主食的比例可以是2:1:1,让我每顿搭配的时候注意一下。
我晚上经常不吃饭,但偶尔也会和客人吃大餐。营养师这时候就提醒我“餐桌上的营养很丰富,均衡度肯定是够了,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吃太多哟,注意七八分饱就够了。”我答应着,但是仍然在不知不觉的说话中吃多了。于是第二天中午,就自然而然的把肉类减了下来。营养师又说了“如果前一天吃多了,没必要在下一顿中减下来,因为每一顿饭只能代表这一顿的营养价值,不能这样调整。”我也很无奈,本来给她开个玩笑,她还很认真,不过人家也说的对,总之这一顿的肉是不够的。
还有的时候,我晚上偶尔吃点小水果。发到群里的时候时间有点晚了,营养师提醒我,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吃任何东西了。其实这一条我平时也知道,就是这一天我有点闹肚子,吃完药后九点来钟有点饿了,就补了两个水果。看来这样也不行啊。
有了营养师天天提醒着我,每顿饭哪个少了,哪个多了,哪个非常合适,这让我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懂得自己应该搭配哪些食材了。这天中午和同事一人喝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发到群里,营养师说营养是均衡的。我本来以为这么一碗面营养是不合适的,有几根青菜叶子,有点西红柿和鸡蛋花,面条比较多。以我近期的判断,青菜有点少了,又没有肉,但营养师说这是可以的,她可能看到我拍照中的花生米了,就告诉我一天吃花生米五六个就可以,不要多吃。好细心,好认真的营养师啊!
吃饭的时候和同事聊到血脂高会产生什么风险?她说她妈妈血脂这几年查体都有点儿高,但也不是高得很离谱,就没在意。结果前两天觉着有点头晕,走路有点儿弯曲,也就是走不成一条直线。孩子带她上医院一查,竟然是脑梗的前兆。第一天就被留下住院了,没什么事儿,还有点儿不高兴,结果第二天就下不来床了,这情况也忒严重了。总算发现的早,经过一周的治疗,能下床了。
我想想我这两三年血脂也有点这个情况,还有一些低血压,总是头晕。看来也得注意一下了,除了运动就是减少油量的摄入。
营养师针对我一周的饮食点评基本就结束了。我希望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自己能够正确地调整饮食习惯,把血脂早日调整到正常值。现在血脂高的人太多了,得心梗,脑梗的人也很多。看来就是生活条件太好了,每天大鱼大肉的吃,把自己的身体吃坏了。
为了把自己的身体健康调整到最佳状态,每个人应该学会控制一下,虽然美食对人的诱惑力很大,但我们还是要学会自律的控制一下,尽量的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未来大健康产业也是中老年人最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