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沧桑

天坛山下的一次“文化会诊”

2020-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军鹏

金风送爽,秋色宜人,巍巍天坛山下,悠悠洎水之畔,一场充满文化气息的研讨会在这里举行。

9月19日上午十时,刘善村村委大楼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挖掘天坛山历史文化、传承发扬“善文化”的“专家会诊”在严肃而诙谐的氛围中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刘善村党支部书记茹志魁发起并主持召开,研讨会本着“挖掘天坛文化、传承国学文化、发扬‘八善’文化”为宗旨,并特意诚挚邀请到本土各位文化大家共商文化振兴大计。本次研讨会到场嘉宾分别是:润城镇乡贤、沁河古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家庆、山西省督学、原阳城一中校长、原阳城县教育副局长原培应、曾经在刘善完小任教的退休教师曹满留、原己巳、郭小国、村干郭军奎等参加。

会议伊始,茹志魁首先代表村两委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非常感谢各位在本土文化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参加本次研讨会,各位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学识和研究,是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主力军和引领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乡村振兴、文化同行”的实行会议,也是对挖掘本村历史文化有着深远意义的精神食粮,希望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对本村历史文化挖掘整理谏言献策,找路子、出点子、开方子。

茹志魁书记致欢迎词

首先,原培应老师就本次研讨会的召开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说:刘善村今天能够召开这么一次文化研讨会,我很高兴和欣慰!说明咱们对文化传承与发扬没有忘本忘根,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离不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的传承。咱们润城咱们刘善有着特别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我们不能因为时代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变迁而遗忘丢失了优良的文化传统。

原培应老师随后就关于刘善村天坛山景区旅游管理和宣传工作以及其他配套工作作出几点宝贵意见和合理建议:

1天坛山是有着上千年的宗教文化场所,远近数省闻名。我们要认清天坛山存在和再建设的本质,这绝非大搞封建迷信,而是民间的宗教信仰!这一点要找准关键定位。

2继续开发天坛山,就要做到文化舆论宣传的前期工作务必做好,发动群众,干群一心,班子团结,这是关键的工作态度和成功与否的前提。

3.建议每年三月十五庙会,搞起民商饮食文化一条街,鼓励群众参与其中,把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食展现出来,让四方游客领略本土美食文化。

4.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研学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免费参观天坛山,宗旨在于让下一代对古建和宗教文化的热爱与学习。

5.我们开发旅游的目的,要建立在为老百姓谋福利,让大家有活干、有钱挣的基础上,不做盲目投资,科学合理规划经营。

6.关于“两面坡”的规划,如果土地流转起来,可以集中种植景色花卉、发展特色农业特色种植,这样既美化环境又增加村民收入。

7.有必要增加天坛山“祭坛”实景表演,重现传说中帝王亲临天坛山祭坛场景,以此增加宣传效果。

8、建议聘请名老中医于天坛山坐诊,再现当年“刘善人”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传说典故。

……

随后原老师就关于吴王古兵寨的开发、沁河流域文旅开发工作作出一系列建议和探讨。

对于原老师的良策,与会成员非常赞成。茹志魁说:非常感谢原老师的精彩分享,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和任务,我们一定要把一件件事情干好干实,重振天坛雄风!

原培印老师发言

张家庆老师接着发言,他首先提出挖掘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不是只在口头上,而是要脚踏实地、下大力气去做!首先要“凝党心、聚民心”,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把一切正能量集中用起来。因为我们党就是一方面宣传一方面与民众接触的过程中而工作的。对于天坛山再开发工作,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号召力行动力,除此之外,我们文化界要做好以“挖掘、整理、宣传”为一条龙的工作。

随后,张老师就关于此项工作提出建议和任务:

有条件要以刊物形式出版,涉及到:

①天坛山的建立起源、历史背景的挖掘;

②有关天坛山的史载、书籍和故事搜集工作;

③天坛山供奉的神像的各方面介绍整理工作;

④天坛山选址以及建筑风格的研究与介绍;

⑤凡是历代拜谒天坛山的官员和名人故事搜集起来;

⑥关于天坛山祈福的灵验故事搜集起来。

接下来,张老师又对刘善村先民建村选址之谜的研究工作提出新课题。最后张老师对现在天坛山周边环境美化作出合理建议。

发言中,张老师着重强调重点指出:关于以上挖掘搜集工作,我们一定要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实事求是,切忌为了知名度和渲染而不切实际的胡编乱造,否则事与愿违,这一点很关键!

茹志魁书记说:张老师的这些宝贵建议对我们来说太实际太迫切了,尤其是史料的搜集工作,我们要专人专事去做好此项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好事实事。

张家庆老师(左)发言

退休老教师原己巳老师在发言中,首先如数家珍般地对刘善村有着精湛的冶炼和硫磺工业的悠久历史作了介绍。他说:我们刘善村在最远追溯几百年前到近代工业中,我们的坩埚作坊,炼铁技术最有名,这些都是先民留下的令我们引以为傲的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把这些作为村史文化保留并传承下去。原老师回忆起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各界领导对天坛山申建重建工作和品牌宣传工作,感慨到我们一路走来确实历经千辛万苦,实属不易,这是各级领导、村领导班子和广大热爱刘善的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在本届班子的带领下,我们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天坛山的再开发宣传工作一定能取得辉煌成就!

原己巳老师发言

曹满留老师是一位数十年来兢兢业业奋战在刘善完小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嘉宾,他首先感慨在刘善工作的多年中,耳闻目睹历届刘善领导班子和广大群众对教育事业一如既往地优先大力支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在刘善得到最大体现!他说提高全民素质重在教育,村里多年来为教育所做的踏实工作是我们教师工作质量的根本和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如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一样,一个不重视教育的地方,纵然经济发展再好也等于零!

随后曹老师作出有条件可以在天坛山周边空闲耕地利用起来种植适宜本地的中药材,搭配果木经济林,从而起到增收与美化环境的双重效果。

曹满留老师(右)

郭小国老师早年曾在地方刊物发表过有关刘善硫磺工业的学术论文,他在发言中表示要在今后继续做好各方面材料搜集整理工作,为挖掘文化工作添砖加瓦,发挥余热,贡献自倾之力。

郭小国老师

会议结束前,茹志魁书记作了总结。他说: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成功圆满的会议,我代表刘善领导班子和群众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倾囊献妙计,同时听到各位老师的发言令我受益匪浅、耳目一新,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信心恒心!我相信,在“一件事、一条路、一群人、一条心”的工作方针指引下,刘善的明天更美好!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