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美人说散文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2017-05-09  本文已影响63人  张先萍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在土里掩藏。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 

                                                                                                                                           作者:张先萍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1)

刚刚好,看到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树上村树

                                                                                        ——题记

兰若记得校园石榴花红的灿烂似火的季节。

天空飘着五月的蓬勃,伸手抓一把,便是满满的。记得风总是柔柔的吹过,从那棵古老的桦树下,翻起泥土的体香;却又很轻松的调和进马尾松的油脂,挑逗着满山的松涛,任他在远处浅吟低唱。

课桌天然有个小洞,可以窥见教室的全景,语文老师老眼昏花,看不见同学们的频繁调位,可是扎着羊角辫的兰若刚把一把爆米花揉进嘴,来不及品尝,瞪大了惊恐眼睛。

“你,站前面来。”罚站,批评,小学三年级还没有羞耻感,只是在讲台上站着,总是孤零零的,就如一只落难的的小鸭子。

外公家里养有一群鸭子,它们能展翅,从外公家的门口,向远处逆流飞翔,迎着早晨初生的朝阳,努力地张开翅膀,可是总有一只鸭子飞不起来,孤独的“呱呱”叫着,在门前的小路上一摇一摆的努力地想追上那群飞翔的鸭群……

“你,也罚站。”兰若的思绪突然被打断。她茫然的抬起头,看见他不知什么原因,被老师也提上了讲台,他在老师的拖拽下,努力想保持平衡的样子,动作笨拙而可笑,突然让她想到了外公家的那群鸭子。

“呵呵”她的内心忽然欢悦起来,内心的孤独感突然就融化了,教室里的一切都很有温情了。

那时的小学生,男女是有严格的界限的,但并不妨碍她对他地悄悄观察。

他在后一排,永远的趴在课桌上,他的功课一般,也遵守纪律。可是她发现,只要她犯错,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总是在罚站。

看他流鼻涕很随手的向脸上抹去,看他抠鼻屎,歪着头,眯着眼,阳光暖暖的照着,教室是座古老的庙宇改造的,梁上的雕栏画栋还在,成群的燕子常在梁上翻飞,常有高空中的灰尘不知什么原因的飘落,如果有阳光斜射,便看得见灰尘曼妙的舞姿,很缓慢很缓慢,漫长如一世的回忆。而他傻傻的,迎向那束光,便圣洁如仙童,也许他是庙宇中的那位童子吧,也说不准。

小学的生活因为某些小小的插曲,变得有点不同,老校长坐在古老的脚踏风琴上踏着“嗡嗡”的音乐,数学老师的二胡拉的有滋有味,自然老师竟吹起了横笛……一切那么美,又那么飘渺。

古老高大的建筑,在兰若的眼中很神圣,很肃穆,就如她自己的名字,带有一种很神秘的色彩。

而他总是扣着手,顽皮的问:“兰若,你的身后藏着谁?”

她总是没好气的回答:“除了你,还会有谁。”

校长的太太,失手从木楼的栏杆上掉下一个洋瓷盆,“叮叮咣咣”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2)



    春天听花开的声音,秋天赏花落的寂然 ,芦苇在风中的剪影,记忆了那时的青春。

                                                                                                        ---------题记


青春的剪影

正如每个高中都有香樟树,每个初中都有樱花树。

樱花开放的日子,整个校园就是一片云霞。花下总有成群结队的少年,仰头看花。云蒸霞蔚,蔚为壮观。

有两天没有见到兰若了,“兰若”正如她的名字气质如兰,往日青涩的她已经亭亭如立了,在这样的校园中,她总是那样的独特。

兰若爱好文学,喜欢读一切纸上的文字,她家里没钱买书,可是只要有机会,班上同学的书总在她手中出现,当别的孩子还在读《少年文艺》,读小人书的时候,她已经在悄悄地读《青春之歌》《雨季不再有》《撒哈拉沙漠》。

凄凄的青草地,点缀的野花,空中纷飞的樱花,嗡嗡的蜜蜂,还有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兰若总能静静地坐在樱花树下,拿本小说,沉浸在小说的故事中,融入在小说的情感里。

而他常悄悄地坐在她不远的地方,看她皱眉、欢喜、叹息。随手扯一根青草,嚼着,陷入到他的常常的迷离状态中。

兰若有时也会抬头看云,他就会想起顾城的那诗“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你看云的时候很近,你看我的时候很远”。

风静静的吹着,风中各种植物正积蓄了力量悄滋暗涨,泥土下可以感知到根须在伸展,听得见植物拱土而出的声音,看得见它们在风中慵懒的伸腰。

中学的语文老师喜欢创作,她特别偏爱兰若,喜欢她的文笔,喜欢她恣肆的想象,老师常把兰若的作文当范文读,甚至用油蜡纸将她的文章全文刊出。

当散发着油墨味的文章真实地出现在眼前,兰若的心如春花盛开。一片又一片地开遍原野。

还记得老师的同刊诗作:“那重叠交错的大山呀,切莫隔绝我绵延不断的思念,我要把心中的话儿,告诉远方的亲人!”老师诵读的时候很深情,很沉醉,很幸福。文字还真是神奇,竟然有这样的魅力。

风在摇曳,草在结子,一切都刚刚好,就这样,静静地感受生活的美。

但兰若有时还是很孤独,女孩子会用刻薄的语言说:“嘿,不敢跟你玩,怕把才女耽误了。”男孩子也会跟上傻笑一阵。

他,总是默默的注视着,很大声地说:“我很崇拜读书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兰若心中暖暖的,总会把自己创作的小诗读给他听。

语文老师喜欢教授课堂以外的内容,她讲授朱自清的《春》,温和的声音响起,闭了眼,眼前真的是桃儿、梨儿、杏儿,甚至嗅到空中各种花香与水果的香味。

她读:“燕子走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青了,有再绿的时候,可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她读:“可是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血泪与汗水。”

她告诉我们朱自清、张晓风、林清玄、席慕蓉等,她在我们面前推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带我们看见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乡村是没有图书馆的,孩子们手上的书也是乱七八糟,老师所说的名字,只有在老师的那间散发着香味的单身宿舍里才可以看见。

于是,兰若便常常黏在老师的身边,老师读书的时候,也能跟着读些。师生都沉浸在书本里,风在窗外悄悄走过,树枝轻轻摇动,鸟鸣声时时响起。

老师说:“窗外总有动静!”她突然拉开门,看见他的趔趄。

也真是奇怪,不爱学习的他,上初中以来,好像真的无比安静,给语文老师留下的印象也很好,再加上他那一手天然漂亮的钢笔字。

此时,他正缠着老师说:“让我也来读点书吧,老师!”

老师默许了他,放学后,周末,语文老师没有别的事的话,他们就常常一起读书。

春有花朵,夏有凉风,秋有明月,冬有暖阳,他们有书。

中学生活眨眼就没了,残酷的中考面无表情的碾过这些幸福而平静的日子,不留痕迹。

兰若去了县城高中,而他去了另一所普通高中。

花月正春风,往事了无踪。

(3)



在某种情况下,一种方式存在本身就是要伤害另一种方式

                                                                                 ————题记



去了县城,兰若才知道,山的外面不是山。县城的楼房鳞次栉比,一直绵延向远方。

高高的教学楼,宽阔的五一路,高大的香樟树,古朴典雅的校园,特别让她惊喜的是学校的图书馆。

“真是书的海洋!”兰若常常回忆起第一次进阅览室的感受。

那是一个午休时间,整个校园静悄悄地,办了好久的图书证在今天第四节课终于发下来了,兴奋不已的兰若立刻就想去阅览室,而同桌只想休息。

“何况,这时候,图书室的老师也下班了,你去了也是白去!”同桌很鄙弃地说。

“可我就是想去看看嘛!”

同桌不屑地倒头睡下。

兰若穿过宽阔的走廊,走过平坦的场院,静静地看着高大的梧桐树投下的阴影,操场边的刺玫花葳蕤成一片风景,花香浓郁,兰若呆呆地坐在花坛的台阶上整理自己的思绪。

高中课程的繁重,作息时间的紧迫,让在乡村自由生长的兰若很不习惯。农村孩子的自卑,性格的内向,学习成绩的不起眼,这些都淤积在心底,长时间发酵。

当每天的起床铃声响起,兰若就觉得自己将要攀越险峻的高山,将要淌过无数的河流,孤独而惨烈,内心永远是一场又一场的兵荒马乱。

唯有语文课,当厉害的语文老师不再讲题时,她也会和我们聊聊人生,聊聊文学,聊聊与课堂无关的东西。唯有这时,兰若才觉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再后来,兰若就一头扎进了课外阅读中,在文学作品中,她才能救赎自己,找到人生的突破口,人生的茧紧紧包裹住她的时候,她不再着急,不再彷徨,因为她知道出口的方向。

图书馆终于迎来了兰若,兰若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平凡的世界》在昏黄的蜡烛光下静静地摊开,孙少平的执着追求,让人振奋。《简爱》中精神平等的追求可以让人忘记现实世界,《静静的顿河》《莫斯林的葬礼》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先是晚上点蜡烛看,后来发展成上课看,一节节枯燥难熬的课,因为有了这些书,竟然也过得那么快。

兰若的世界越来越丰富,兰若的世界也越来越逼仄。

太多精力的阅读,已经让她的考试成绩岌岌可危。

三年的高中,让她收获很多,但也失去很多。高考来临了,以它冷酷的方式,结束了兰若的幸福时光。他去了一所大学,人生走向了两个方向。

(4)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高考落榜的日子,兰若也不悲,但她知道她是无论如何也回不了原来的模式了,她不会在农村安分地待下去了,她知道其实世界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人生。

她隔离了曾经熟悉的生活,开始了在外的漂泊,书一直是她最忠实也是唯一的伙伴。她干过很多的活,甚至有时打几份工,唯一不变的是无论怎样的艰难,都要在自己的出租屋里读读写写,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不为将来,只为现在,拼命抵制生活对她的腐蚀与侵袭。

北风呼啸,书陪她渡过寒冬,她也有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安慰自己:郁达夫不是也在出租屋里死扛吗?萧红不是也度日如年么?走过去,春天会来的。

每当她孤独的行走在地铁时,身边人来人往,衣着光鲜,没有人注意默默无闻的她。

其实每个人都会走过那么一段漆黑孤独的迷宫,在这里,只有你自己才能救你,你的选择决定你的出口。

城市不同于农村,缺乏人情。城市不相信眼泪,可城市会有更多的机会。

在蛰伏的日子里,兰若一直默默的努力,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在孤独的深夜里,冻僵的手指握不住笔,兰若呵一口气,或者搓搓双手,继续在灯下伏案疾书;在飘雪的日子里,她就着咸菜吃着冷冻的馒头,脑子里却是一个个唯美的故事,一段段真情的传奇;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同事们三五成群去上街闲逛,去欣赏花开,兰若只在雪白的纸上描绘着春天的原野,陌上的花开。

同伴们换了一批又一批,每一批新的同伴都把兰若当故事。

兰若的故事慢慢传开了,兰若的文章一篇篇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兰若的气质在悄悄地改变。

命运总喜欢捉弄人,要么给你雪上加霜,要么给你锦上添花。

小有名气的兰若,职场上也开始显露着才能,当兰若踩着高跟鞋,穿着雅姿的套装安静的出神时,你看不出她当初的模样。

“嘿,你的身后藏着谁?”兰若在明媚的阳光下,突然泪流满面。

……

鱼说,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青春真的很单薄,什么都很轻,风一吹,我们就走散了。一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一次青春,目的只是听一次花开的声音,看一次花落的寂然,然后散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