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石像救了半城百姓
作者:胖胖和辣辣
明末抗清的历史,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拼死抵抗,如江阴八十一日;有血雨腥风、惨绝人寰的疯狂屠杀、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然而不管是可歌可泣的抵抗、还是惨无人道的杀戮,似乎都与比邻江阴、嘉定的苏州无关。翻阅史书,很少有苏城军民誓死抵御清军的壮举,也没有苏城百姓被满人疯狂杀戮的记载,难道在那个朝代更迭、战乱纷飞、尸横遍野的岁月,苏州百姓能置身事外、安然度过,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满清一道剃发令将亡国上升到了亡天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雨腥风激起了无数汉族百姓的拼死反抗,苏州虽历来以崇文之风著称,但是面对不义和残暴,苏州人血液中流淌的尚武精神亦会被无限激发,苏城百姓也曾有过慷慨激昂、也曾有过壮怀激烈、也曾有过为了民族尊严拼死反抗强权和暴政的中兴大明之举。
明弘光元年,清军撕下了入关是为大明报君父之仇的面具,倾八旗之兵、大举南侵,八旗铁骑和附庸铁骑之后的汉人降兵叛将一路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当年六月初四,清军占领苏州后,剃发令也随之而来,当场要求苏州百姓剃发易服。清军的暴行早已在苏州人民心中播撒下了仇恨的种子,而被要求剃发易服更是激起了苏州人民无限的怒火,阎应元在江阴“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之时,苏州太湖渔民赤脚张三就曾组织义军增援,事虽未成,然已诠释了苏城百姓的忠义。
恰逢此时,明朝副总兵吴志葵屯兵太湖,遣使联合苏州怀有强烈反清思想的士大夫们,要他们组织义军,共举抗清义旗,光复苏州。苏州的乡绅士大夫们本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信念,散尽家产,募集了数万靠捕鱼务农为生的乡民,成立抗清义军,双方约定,于弘光元年闰六月十三日起事,义军负责攻打苏州,吴志葵手下的官军负责肃清驻扎在城外之敌。观苏州地形,素来以水乡著称,街道狭窄,城内更是纵横交叉着无数小河,故而以善野战、善骑射著称的清军主力是驻扎在苏州城外的,因此民军负责肃清城内之敌,官军负责歼灭城外大军,里应外合光复苏州看似没有什么问题,然而看似没有问题就意味着会出大问题,这是难以摆脱的魔咒。
弘光元年六月十三日凌晨,义军乘数千艘小舟从葑门蜂拥而入,义军皆以白布裹头,眉间点红点,手持大明旗号。义军皆为苏州本乡土著,因此得到了城内百姓大力支持,城里百姓谁还没有几个乡下亲戚。百姓为了帮助义军对付擅骑射的清军马队,将大量巨石及木堆垛于街道上,以阻碍清军骑兵发挥威力,经过一夜苦战,义军消灭了城内清军,城内百姓和义军欢欣鼓舞,准备大开城门,以迎王师。和历朝历代的王师一样,明朝王师同样不争气。百姓和义军苦等良久,却不见一人。吴志葵终究不是阎应元,他把苏州百姓发动起来了,自己却以勤王为借口临阵脱逃。这是为何呢,原来就在吴志葵发动苏城百姓之时,唐王朱聿键在福建建宁监国,吴志葵善于玩弄权术,居心叵测、此一千载难逢的勤王机会,自然是率领大军投奔唐王,以获拥立之功了,苏州百姓与他联合光复事宜真是犯下了一个聚九州之铁也不能铸就的大错。
可怜我苏城百姓,当他们焦急万分祈盼王师入城之际,迎来的却是满清铁骑,清军在明朝降将土国宝引领下突然从盘门杀进城内,翘首以盼王师的义军猝不及防,顷刻间就被斩杀一千多人,被打的措手不及的义军,没有官军帮助,也没有统一指挥,顿时四散奔逃,不少都躲进了城内居民的民房内,此时杀红了眼的降将土国宝更是以必须屠城树威、方能消除抵抗为名,引着清军从盘门一路向北开始了一场堪比建炎四年金贼兀术屠姑苏的血腥大屠杀,无论男女、无论老幼,一律格杀勿论,眼看着苏州百姓将被清军屠戮殆尽之际,一件至今仍无明确定论的神奇之事发生了,当叛贼土国宝引清兵从盘门由南往北一路杀到了饮马桥时,清军恍惚间见到一人横刀立马于桥上,酷似关云长,满人虽然可能只是粗通汉语,但却因努尔哈赤半部三国打天下的缘故,深谙三国文化,不可能不晓得关云长;而降兵叛将诸如土国宝之流,虽无半点忠义之心,却不敢在以忠义著称的关老爷面前造次,故而在杀人如麻的当下,眼见得关老爷立于桥头,瞬间大骇,以为自己滥杀无辜,连老幼妇孺也不放过,触怒了神灵、以至关老爷显灵。这群嗜血如命的刽子手们吓得伏地不敢起、磕头如捣蒜、地上湿哒哒,再也不敢动刀了。这场残酷血腥的杀戮也因为这次关老爷从天而降、神奇显灵而止住了。
然而是真的关老爷看到苦难中的苏州人民,动了恻隐之心而显灵救百姓了么?那要看如何理解了,关老爷显灵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桥头所见的乃是关老爷的石像,至于石像为何能再此生死存亡之际现身饮马桥头呢,原来是隔夜几个醉酒之人将庙里关老爷的神像搬运至此的,但是醉汉为什么会搬关老爷的神像于此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喝醉酒?古往今来,醉汉天天有,可喝醉酒敢去寺庙捣乱则是闻所未闻,况且彼时明代,百姓皆信鬼神之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深入人心,纵使黄汤下肚,又岂敢拿关老爷开玩笑。这里出现了如此有违常理的一幕,定有“高人”指点,这位“高人”在义军起事之前就已预感到,建炎南渡的故事想再度发生在崇祯煤山自缢后的大明身上,谈何容易、大明并没有可以抵御外辱、独当一面的中兴四将,此时两蹶名王,让天下震动的李定国尚未归顺大明,靠老百姓组成的义军根本无力阻挡清军南下,江阴八十一日虽无比悲壮,但是全城无论男女老幼都惨遭屠戮来换取带发效忠,这代价实在太大,不管身逢怎样的乱世,老百姓都有活下去的权力。因此义军起事之前,“高人”就以重金雇了些弟兄在城西的狮山、象山、大阳山、灵岩山、天平山、天池山、穹窿山等一众大小山头观测、莫说官军了,太湖平静的连个鬼影子都没一个,清军营地也平静如常,看此情形,义军死磕清军简直是羊入虎口、大事必不能成,事不能成招致而来的一定是与此前的扬州、嘉定、江阴、后来的昆山、常熟、湖州一样的局面(上述地方亦遭清军屠杀)。故而在“义军”事败的当夜,“高人”以重金雇佣醉鬼,借醉鬼之力邀“关老爷”出山,若天佑苏州,关老爷或真能止杀于饮马桥畔。而最终结果也证明了,老天爷在明亡清兴之际,真的是眷顾苏州的。
让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已是朝廷之耻、军人之耻,怎么还能忍心让老百姓供军人驱使、甚至直接所谓上阵杀敌呢,如果抵御外辱要靠平民百姓,那还要军人干嘛,老百姓平时供养军人,不正是希望在危难时刻,能得到军人的保护么。吴志葵把苏州老百姓煽动起来,自己却想着拥立之功、捞勤王之名跑路,真是典型的乡愿。历史也没有给他好结果,当吴志葵找到隆武皇帝之时,海盗出生的郑芝龙早已抢先一步,隆武朝的大权自始至终都掌握在郑氏手中,没吴志葵的份,此后正史中再难觅吴志葵之声影,想必是死于乱军之中了吧。至于荼毒生灵、对苏州百姓大开杀戒、连老幼妇孺都不放过的土国宝下场自然是更为凄惨的,等时局稍微稳定,清廷肯定要为当初的杀戮找几只替罪羊,土国宝便首当其冲。明永历二年、顺治五年,朝廷就以贪污腐败、勾结盗贼、鱼肉百姓为名将以升任清朝巡抚的土国宝赐自尽。
天道轮回、土国宝虽被赐自尽、但可怜我苏州半城百姓也无辜遇害那么多,若不是关老爷的石像,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如果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位用计将关老爷石像放在饮马桥上的“高人”,为他所建的浮屠可直通广寒宫了。
愿后世能永享太平,愿“高人”再无此种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