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件私人事
2024-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沉音c
偶然被推了一本书,是某知名作家的学生写的,这位作家给了他学生很高的评价。
于是我满怀期待的打开这本书,却看不出什么趣味来,只觉得那些情绪化的文字生动简练但是堆砌略显刻意,认真看了前几篇之后,后面的都是跳着看的。
但是看评论区的大部分人给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
这时候我产生了三种想法:一是我个人文学素养有限,没办法欣赏到作者小说的精妙之处;二是这位作者的文字确实没戳到我的点;三是因为这位知名作家热情洋溢的推荐确实影响了读者的心态,也许会有一部分受“知名作家”滤镜影响无脑认同,而另一部分被拉高了期待反而会适得其反。
前两天又粗略的翻了翻白先勇先生的《孽子》,读了开头的百分之十。
对我而言也是很难读下去的一本,于是特意翻了翻网上的评价,清一色的都是好评,开始怀疑自己了。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读书这件事本来也是私人事,偶然间幸运遇上一个也一样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人,已属不易。
有人读书消遣,有人读书学习,读书不是一件功利化的事情,因此也无需在内心迎合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