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思维导图第6期读书笔记 华衫讲透《孙子兵法》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听书笔记07 谋攻篇:兵法第一原则——兵力原则,以多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Heart_Flow

谋攻篇:兵法第一原则——兵力原则,以多胜少

(职场:经营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一、兵力第一原则-以多胜少。在局部形成优势,压倒性投入金钱和时间,才能成功!

二、对战略的观念:

1.将领的作用

2.国君的态度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5条知胜之道:

1.能不能打

2.用兵众寡

3.上下同心

4.有无准备

5.不犯三错:前线军队进退不明、前线军队运转不明、前线随机应变不明

四、正确认识知己知彼

金句:

1.“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2.要压倒性的投入。要么是压倒性的投入时间,要么是压倒性地投入金钱,多数情况下是时间和金钱都要压倒性地投入才能成功。

 

3.将帅和国家君主的关系,应该如同辅木和车轮一样,紧紧相依。不然,小心车颠覆

 

4.“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自我总结:

《谋攻篇》的前两个要点:

第一个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个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一、兵力原则

不是说谁的智商高谁能赢,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是谁的兵多谁能赢。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十则围之”

如果你要打包围战,必须十倍于敌人的兵力。

围得太薄还不行,对方一突围就跑掉了。所以在外面还要再围第二圈,第二圈的半径更大了,需要的人也就更多了。

“五则攻之”

如果要打进攻战的话,需要五倍的兵力,因为防御容易,进攻难。

防御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比如斯巴达三百勇士在温泉关迎战波斯十几万大军,杀了两万人。

“倍则分之”

就是说现在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两倍。

孙子认为最好我们把对方分割成两段,一段一段地吃。因为把对方分割成两段之后,我就是用四倍的兵力去打进攻战了。

“敌则能战之”

双方的兵力差不多,撞上了我也可以一战,不输给他。

但是如果我提前来安排筹划怎么打,我一定不会用相等的兵力去跟他打,我要研究怎么形成优势兵力,再跟他打。

“少则能逃之”

如果我们兵力比他少,赶紧跑。

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赶紧跑,不丢人。

“不若则能避之”

如果跟对方兵力差距比较大,那不能等对方发现了再跑。

我早早地就躲得远远的,不让他发现我在哪儿。

小结:以多胜少-兵法第一原则

兵力对等,或者不如对方,怎么办?

靠行军,靠运动,在局部形成优势。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靠来回地穿插扯动,把敌人给扯散了,然后我集中到一堆,抓住一股吃掉,一会儿又抓住一股把他吃掉,所以战争还是实力的决斗。

可是,战史里面对河流山川,战略、战术都讲得很详细,偏偏就是不怎么讲双方动用了多少兵力。”

因为大家都喜欢讲故事,喜欢听传奇。

克劳塞维茨说:

一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就足以打败任何优秀的将帅。

例子:秦国灭楚

王翦非得要六十万兵,几乎秦国全国军队

李信说二十万足矣。结果李信和蒙恬大败而归。

在商业职场上:

启示:所有的增长都是投资拉动。” 再好的主意,没有投资,你什么也干不成。四两拨千斤,自欺欺人。

什么样是好的投资呢?

就是要压倒性的投入。要么是压倒性的投入时间,要么是压倒性地投入金钱,多数情况下是时间和金钱都要压倒性地投入才能成功。

总结:8个字

投入越大,风险越小。

二、对战略的观念:

《始计篇》《作战篇》和《谋攻篇》,讲兵法的头脑,讲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和战略的观念。孙子在此做了总结:

1.将领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2.国君面对军事应该什么样的态度;

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国君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将帅和国家君主的关系,应该如同辅木和车轮一样,紧紧相依。

不然,小心车颠覆

要注意自己不要伤害了自己的军队,最后还给国家带来灾难。国君的注意事项有三条:

1.前线军队进退不明

你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却硬要叫他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还非要撤退,那就是束缚住了军队的战斗力,军队因为你的指挥就变弱了。

2.前线军队运转不明

你不懂得军队内部的事情,还要去干预军事的行政指挥,这就会使士兵迷惑不解。你在相隔很远的朝廷里面下命令,下面怎么运转的你其实并不知道。

3.前线随机应变不明

你不懂得军队的随机应变,还要指挥作战。现在我们要让听得到炮火的人去负责指挥。

你远远在后面根本看不见部队,还要遥控指挥,这就会扰乱军心,自找失败。

三、5条知胜之道

1.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计篇》讲的内容,知道能不能战,不能战的就不要战。能够知道可以战,还是不可以战,这是一个胜道。

2.识众寡之用者胜

多少兵?大兵团、小部队分别怎么用?你如果懂得了运用不同规模的部队,就能胜。

3.上下同欲者胜

第一篇就讲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人民和君主上下同意,上下一心,则能胜。

4.以虞待不虞者胜

就是有准备地去打那个没准备的能胜。

5.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国君要注意你会危害军队的三个毛病,如果将领很有才能,而国君又不在后面瞎指挥,就能胜。

四、正确认识知己知彼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们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运用到我们平时经营工作里面,容易有两个误区:

1.知己知彼,“彼”是谁?

“彼”是竞争对手吗?你天天研究竞争对手,结果忘了顾客。

2.重点不是知彼,而是知己。

我们老想着知彼,却没想到我们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不知道别人,而是不知道自己。你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认识自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