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所带来的...
河的南岸灯红酒绿,河的北岸修罗地狱。
我曾在那条河的沿岸走过,还特意跨过那座桥,结果没啥感觉,只记得当时天气很热,因为是八月。八月的上海是闷热的,连河边都没有一丝风。河很窄,我甚至可以看到对岸阳台上摆的“多肉”。
1937年的8月,淞沪会战爆发。
在河边的我想起了那段历史,但印象里是一串数字:蒋介石调动了七十多万军队,伤亡近三十万;日军原来只有几千人,后来增兵到二十万,伤亡四万。还有就是,蒋败了,丢了上海,丢了南京,丢掉大半个中国,逃到了重庆。原因是他的无能与腐败,而残忍的日本人随后进行了南京大屠杀……
那时对“四行仓库”没什么印象,因为不在考试范围,但也知道一些。比如八十八师英勇顽强,在接到撤退命令还坚持作战,这更加凸显了蒋的怯战与无能。
毕业十年后,我偶然读到了别的史料。那里讲到了蒋为何要打这场战役,而在那之前,我对这场战役的理解还和“八国联军侵华”在一个范畴:日本帝国主义就是要侵略中国,让我们当亡国奴。但史料上说,日本当时想的是吞并东北,因为知道吃不下整个中国。而这场战役是蒋的韬略—— 蒋介石想逼着日本把战线拉长,拖死他。虽然他最终失败了,但战略上他是对的。而且是日军是由于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才会在南京因为泄愤而屠杀。
第二次的印象转变是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
纸面上的历史,连血带肉的呈现在了眼前。
我没想到那场战役竟然与繁华世界只有一河之隔。我没想到四行仓库并不是战略要地,更没想到这场战斗不过是场戏。不过与南岸的戏园不同,它是专门演给外国人看的。
国家的羸弱,国民的矇昧映在河水里,映在这场不重要的战斗中。
很多人评论这部电影与史实严重不符,百分之八十都是虚构的。不过史料说抱着手榴弹跳楼是真,杨惠敏送旗是真,八百人其实只有四百二十人是真,甚至连蒋介石把这场战斗当成演戏都讲出来了,这实属难得。而那些人又没指出还有哪些严重违反事实的地方。
不过这部电影也有瑕疵,和逻辑不符之处。
影片后面三分之一,过多的烘托了撤退的悲壮,特别是列队上桥的那段,军容整齐可以被理解为艺术加工,但听口令做起跑姿势过于做作了,原本英勇作战的士兵在桥上像靶子一样被人打,实在起不到“抗战种子”的作用。而且在之前,日军的指挥官不是还和谢团长见面,说佩服中国军人了吗?怎么这时就变成了卑鄙小人,在撤退的时候放冷枪?
或许结尾拍成人民热情接待英勇战士更好,或许导演也想这么拍,但可惜的是,那就真的与史实不符了。
“八百战士”进入英租界后就被缴械,关进战俘营,谢晋元死于汉奸之手,蒋介石在抗战之后就忘了他们,还活下来不多的人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一直到了七十年代,台湾当局再一次因为政治需要,才把这段历史拍成了电影。
从史实的角度,无法评论一部电影的好坏。但“八佰”至少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去看历史。从一个普通士兵而不是将军的角度,从一个普通人而不是英雄的角度去看待战争,让我们看到不是人多,喊个口号就能打赢战争,让我们看到了英勇也看到了残酷。
很希望学生时代的自己能看到这样的电影,不论觉得它是好是坏,至少会引起讨论,去查阅资料,探究真相。那样会对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至少不会陷在营造的情感之中,忘记事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