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藏在相册里的特殊照片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
一张珍藏在相册里的特殊照片
林智宏
1999年《山西日报》二版头条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特殊的三人照。这张照片拍摄于2000年5月14日,中间的是当年带着18户农民按下血手印,实行“大包干”的安徽省小岗村的严宏昌。左边的是曾经冒着政治风险,率先在河东大地将土地下放到户,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我县荣河镇上朝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庆平。
说起这张照片,还得从李庆平身上说起。李庆平出生在上朝村一名老党员的家庭。父亲是解放前的地下党员。自小受父亲的影响,李庆平就有一颗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七十年代初期,李庆平穿上绿色的军装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他勇挑重担,踏实肯干,屡次受奖。在多次的比武中,他被评为射击能手,在日常的工作中,他年年被评为模范战士。由于德才兼备,深受部队领导的器重,并被选军代表,经常参加指导当地的民兵连工作。由于表现突出,22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由于他不惜精力超负荷的参加军队的劳动,常常主动的加班加点不按时吃饭,不幸患上了肺炎经常哮喘。由于身体状况已不适应再在部队生活下去,复员回到了家乡。
1980年,担任着上朝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庆平,看到社员吃不饱穿不暖的凄凉情景,心里特别的难受,他常常的整夜睡不着觉,思索着乡亲们的出路。不久,靠着复员军人独特的胆略和敏感,李庆平认真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告,决定大胆的将土地承包下去。并且形成了精简干部,取消公分制,实行工资补贴一套完整的农村体制改革方案。这种“大逆不道”的做法,在“一大二公”尚未“解冻”的特殊时期,毫无疑问是要冒着极大的政治路线风险的。果不其然,正当上朝村200多户农户欢天喜地的牵回了牛马,分回了农具,犁开了干涸土地,播上了麦种之后,李庆平被公社叫了去,随后被县上的来人带走了。两天后,县上和公社对李庆平的处理意见一是勒令他马上收回下放的土地。二是让他写出深刻的检查。在这种情况下,李庆平不得不辞去了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此事也不了了之。但是这个时期,在党中央精神的指示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呼声已经开始响起,土地下放承包已经是大势所定了。上朝下放的土地拖着没有收回。在李庆平的带领下他们先行了一步,早一两年吃饱了肚子。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李庆平被辞职之后,又率先投身到兴工经商的行列之中。他靠着万荣人特有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诚信经商的理念,走南闯北做生意,很快成为了村里的暴发户,万元户,上朝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这几十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李庆平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地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1999年,在万荣县隆重纪念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20年的大会上,应县委、县政府的邀请,李庆平在县委、县政府圆形会议室,向全县干部讲述了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农村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他手持窝窝头,声泪俱下的回忆了当年上朝人的艰难生活,使在场的几百名干部无人不为之动容。回村后,李庆平还在上朝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三中全会庆祝大会。县乡领导应邀出席了这个别开生面的大会。随后,《万荣人》报、《运城日报》、《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分别报道了上朝村和李庆平的事迹。特别是1999年1月5日《山西日报》二版头条的《万荣有个小岗村》的报道十分醒目,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关注和反响。这年,李庆平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并且连任几届。他的事迹还被选入山西政协出版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大型书籍《共同的记忆》之中。李庆平和严宏昌的合影留念还被收藏在我县党史博物馆。标题为《河东改革第一人》。
正是共同的命运和经历让小岗村和上朝村,让严宏昌和李庆平有了“联姻”。2000年5月14日,全国农村“大包干”的先行者严宏昌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上朝村做客。李庆平和乡亲们热情的接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在李庆平的陪同下,严宏昌游览了上朝村的角角落落。看着一条条平坦的水泥硬化路,一排排整齐的新房,他们之间有着说不完的共同话题。直到第二天,因为事情太忙,严宏昌才与李庆平依依惜别。
又是20年过去了,上朝村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这个当年曾因为抗日而被日本鬼子烧光的村庄,如今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巷道改造不断升级换代、绿化美化香花全部到位。到处花香鸟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200多户的村庄竟有着200多辆小汽车。家家户户丰衣足食,生活越来越幸福。
现在居住在西安的李庆平,每逢各种社会和民间活动他必然会积极踊跃去参加。每到活动场所他都忘不了以亲身的经历,为人们讲述改革开放的好故事。以自身的见证 ,歌颂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照片自右:李庆平 严宏昌 林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