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觉心中意

2024-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双木之神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时间会随着生活的脚步缓慢朝前迈进。

有时候也会逐渐淡忘自己曾是少年郎的模样,变得成熟。

却不知道在他人眼中,自己仍旧只是个小孩子。

每当听到他人说上那么一句。

“原来你是00后啊!这么小。”

仿佛无声之中,在告诉你,你就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子。

渴望着被认同的那个目光,仿佛便成了小孩渴求着长辈认可的模样,似乎格外令人心疼吧。

但又有谁想这么憋屈的认可呢?

无论在哪方面,似乎都在说,你还小,承担不了责任。

可是,人生来不就是为了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而活吗?

在我们国家的倡导下,学会了如何尊重生命、理解生命。

建立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学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为自己而活,为他人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不正是一生唯一的追求吗?

哪怕是再散漫的孩子,他们都无法脱离这个社会单独存在。

但为什么他们却可以仍旧在自己想要坚持的事业中,得到了所谓属于他们的回报呢。

听他们说,社会是善意的。

因为有了生命,才有了生命的价值。

但价值,一定是属于牛马本身的价值吗?

社会所释放的善意,眷顾了一批人,却毁了另一批人。

他们也都是从小孩阶段向成年人方向长大的人们啊。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知道被认可,却仍旧被认定为小打小闹,无人在意?

又为什么有的人知道可以这样被认可,却是被他人所反感与拒绝,并推脱道。

“你还小,你不适合!”

这好像就如社会中所说的所谓PUA那样,被他人用精神控制了你吗?

哪怕在家庭中,仅仅只是一个拥抱,一个最基本的认可,在随着时间缓慢长大后的孩子眼中,都显得异常罕见。

所谓的拥抱认可,在自己心中似乎变成了一种极其可笑的笑话般惹人生厌。

曾经自己也试着想要拥有过自己的一种最简单的安慰。

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小小的安慰,在自己十分难受的时候,向父母宛若乞丐版乞讨着那卑微的爱。

然而,在他们眼中,宛若是小孩子般的我,仅仅是认为是想要喝奶了,或者是不理解我为何总是下意识地去哭闹,为什么总是在他们怀中时会安静下来。

在一放下我的那一刻,我便开始了哭闹。

那时候的我自己,仿佛像一只炸了毛的小野猫般,对周围的生活都充满着不信任与害怕。

在父母后来连续推开了自己,感觉像是拒绝了安慰般,自己在那一刻彻底封闭了内心,熄灭了所有的心思。

来到祖母家的那一刻,祖母给予的所有拥抱,用她的方式缓慢给我带来了一种厚重的安全感。

我仿佛是开始喜欢上了她般,把她当成了母亲般的存在。

就好像是所谓的隔代亲,在我看来,陪伴对于自己来说,才是一种无声的爱。

只靠利益维系的亲情,对于成长后的我来说,能剩下的,只有那厚重的利益责任使命,陪伴仿佛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留下的只有呵斥与不理解。

我一直不明白,爱究竟是什么。

直到后来,才发现爱,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

但它们却都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守护而言。

在以前的时代,在那群人的眼中,爱是金钱、爱是责任、爱是胡搅蛮缠、爱是一种交易、爱更是一种买卖、爱更是一种拳打脚踢的爱、爱更是一种我为你好、无所欲为的爱。

什么是爱?

谁又能读懂爱。

但爱的真正概念,又有谁在意过。

爱的本质在于理解与陪伴。

突然察觉到心中属于自己的那份爱,原来是一直陪伴在身边,无形之中给予的那份爱。

是站在孩子角度上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与理解,认可了孩子是一个人,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人。

而大部分父母却否认了这一观点,认为孩子始终是孩子,父母自身决定即可,孩子的意见可有可无,甚至是不认可,保留着嘲笑讥讽意味。

这是普遍存在的。

开明的父母少之又少,大部分的父母都无法逃避这个话题。

因为时代也在缓慢进步,无数旧时代的陋习都在争相暴露在了明面之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爱对于那些父母来说,就是最纯粹的道德绑架,是文化知识不高之下,对爱的最直白理解。

“我对你好,只需要给你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即可。”

其他的,却从未提及,甚至是将孩子当成了自己在家庭里生活时,所需要用到的工具。

感情是有的,但也只是长期相处下,熟悉的那种生活模式的感情罢了。

那种情况下的孩子,他们不存在、也不理解,爱是什么东西。

这就决定了旧时代的陋习,是不可避免的产物。

但他们那些父母却也绝对不会因此而承认自己是否存在错误,而是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定义自己有在好好地去爱人。

一位朋友,在《拥抱》中提出的观点,仿佛是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答案。

爱,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们发自心底充满无尽的安全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