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成长励志读书

镊子读书·2019.1.31《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57人  0a1b5254f27b

依之违之,周公绥之;愤发文德,天下和之;辅翼成王,诸侯宗周。隐桓之际,是独何哉?三桓争彊,鲁乃不昌。嘉旦金縢,作周公世家第三。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主要内容

本篇主要记叙了周公旦,作为周文王的儿子,辅翼周武王伐纣及辅佐周成王稳定周朝的事迹及他的封国鲁国经过三十三世发展而衰落至灭国的事迹。

摘抄语句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

诸侯咸服宗周。

及七年後,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

自是後,诸侯多畔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我的感想

1.有功有义有德周公旦

有功:跟随周武王伐纣,周公旦身先士卒,牧野之战,辅佐周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伐纣之后,论功行赏,遍封功臣同姓诸侯,周公旦以军功封于曲阜,是为鲁公。

有义:武王伐纣第二年,武王得了重病,看起来不会好了,群臣都很担心。周公旦亲自以身为质,向三王及上天祈祷,愿意以己身替武王,祈祷武王早日康复。果然,第二天武王就痊愈了。

有德:武王死后,成王继位,然而成王年少,还在“襁褓”之中。为了防止诸侯叛乱,让新生的周政权陷入危机,他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辅佐成王的重任,并不惧谣言,坚定地率军平定武庚之乱,保住了周朝社稷。在成王成年之后,周公旦果然还政,并且以大臣的身份事他,恭敬虔诚。

其实周公旦并没有到他的封国去,最多只是派他的儿子去了,但司马迁崇尚周公旦的德义,还是在鲁世家的名字里加了周公二字,表明鲁国是从周公而来。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周公旦有德有义,可惜他的后人就不像他了,尤其越往后面越不行,简直是不肖子孙。为了上位,叔杀侄,臣弑君,兄弟互相残杀,叔辈为仇敌,私通淫乱,身死名辱,最后国被灭,逃亡成为平民。连司马迁也感叹“他们虽一直遵循礼仪揖让之节,但实际行事又多么与此违背啊”!

今天就这些,每天继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