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随笔《挫折教育》

2020-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赵博_风潇隐隐

我读到了法国思想家卢梭《爱弥儿》里的两句话:

一个人如果不敢面对痛苦、疾病、无法预知的事件,以及危险和死亡,那么他就无法承受任何东西。

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过任何打击,很难想像他会拥有抵抗打击的能力。

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人想要在社会里生活,必须先学会承受一定的痛苦,以面对痛苦的“钝感力”,来增强在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勇气。

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在听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吁,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挫折教育都是很不够的,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

比如说,老师不太敢批评学生,就怕学生一个不开心跳楼了,责任归到学校、老师;父母也不太敢(有的是不乐意)批评孩子,就怕孩子一不开心出走了,出个意外整个家庭都毁了。养个孩子不容易啊!

而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长大的孩子,只是在各类培训班里训练出来的学生,如果要讲“挫折”,似乎只来自分数,有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连分数的挫折都没有过,而当他们从家庭、校园里出来走向社会,却发现社会并不像家庭和学校那样捧着他们。

社会是温暖的,当一个人很虚弱需要救助的时候;社会又是冷酷的,当一个人需要在竞争中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的时候。

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始终存在,所以学会挫折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