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奇谈摄影 故事 文学新聊斋怪奇录

白喝鬼见愁的故事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寸石斋主

从前,庄上有个叫李才的人。这个人上无父母,下无儿女,中无老婆,就光棍一条一个人过日子。他贱懒食馋,夏天嫌热不去自己的地里干活,冬天嫌冷在家呆着不出门。像这样的人还能挣上吃的吗,但是人家还就是能。他不但能吃上饭,还能隔三差五的喝上酒,吃上肉。

李才每天早上起床后,就是出门打听谁家有酒场,打听好之后,到了时间他会准时到场。刚开始的时候人家还让让他,看他一个人过日子也不容易,后来他连让也不用让了,去到以后,坐下就喝。再后来,不论哪家有红白喜事,娘生日孩子满月的,凡是有酒场的地方那是绝对少不了他。慢慢的全村人就把他李才的名字给忘了,都给他叫白喝。

庄东头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这个和尚粗通文墨。庄里有一个秀才,平常两个人经常在一起题诗联对,也经常弄两个小菜喝个小酒,在庙里清清静静的好不快活。可是后来这事被白喝知道了,只要两个人一喝酒,他是每次必到奉陪,弄得和尚秀才实在是烦恼。

两个人实在是没办法了,有一次他们就带着酒菜来到了一个闲院子里偷着喝。白喝起床后在庄里逛了一头午也没找到酒场,他又急又饿最后又找到了庙里见和尚不在,他想这两个人一定又找地方偷着喝酒去了。村里有一棵最高的大杨树,他好不费劲地就爬了上去,这么高的树爬到上面整个村子里的一切,看的清清楚楚,只见和尚秀才正准备摆上菜喝酒。他麻利地从树上下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闲院子。

二人一看这个办法还是不行,秀才点子多。等白喝坐下以后就说:“今天咱喝酒得有个说法,咱得作诗喝酒。”

和尚听了也赞成,白喝见和尚也同意,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就听秀才说:“那好,诗韵就是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黑,白,得上,作出来的喝酒,作不出来的不喝酒。”秀才说完,他先作了一首:

进学堂天晕地黑

科了举明明白白

想中状元

难得难得

秀才作完,端起酒杯先喝了一杯酒。

白喝一听傻了眼,骗吃骗喝还行,要作诗喝酒那可真是不行。但是他还是不死心,就让和尚先作。和尚想了想,念道:

进庙堂天晕地黑

学会真经明明白白

修成真佛

难得难得

和尚作完,拿起酒杯也喝了一杯酒。他二人心想今天看看你白喝,到底怎么喝。白喝急的抓耳挠腮,看着酒捞不着喝的滋味看来是真不好受,憋得他满脸通红。过了一会,只见他突然用手一拍大腿:

找您喝酒急的眼黑

爬上大树看得明白

要我酒钱

难得难得

他二人苦笑着摇了摇头,没办法,白喝就是白喝。

秀才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了举人,全村人都跟着高兴。和尚和他是老朋友了当然更高兴了,就办了几个好菜请新举人喝酒祝贺。白喝一早也算定会有这么一个酒场,便早早的来到了庙里,是又抹桌子又摆板凳。等摆上了酒菜,秀才刚刚考上举人心里正高兴。他也主要是想再次让白喝难看,就对他二人说:“我们文人喝酒,那是无诗不成席,今天咱还得作诗喝酒。”

和尚听了也说:“你说的不错,那你就出题吧。”

秀才听了又看了看他二人,说:“诗韵是楼,头,大,愁,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这几个字。”说完念道:

北京有个五风楼

文武百官全是头

要大还是朝廷大

三篇文章我不愁

秀才作完诗端起酒杯喝了一杯酒,看着二人,意思是谁先作。只听白喝说:“师傅先来吧,我再想一想。”

和尚也不客气,摇头晃脑地念道:

寺院以里钟鼓楼

十八罗汉光着头

要大还是佛祖大

坐禅念经我不愁

和尚作完看了一眼白喝,端起酒杯也喝了一杯酒。

白喝这个时候真是急了,一边挠头皮,一边摇头。二人看了哈哈大笑,边笑边一个劲地催他快点作诗,就是想让白喝知难而退。就见白喝站起身来,他二人认为这回白喝没招了要走了。可是白喝却并没往外走,而是围着酒桌转起圈来了。转着转着就见他双手一拍大声念道:

柴火园里鹁鸽楼

鹁鸽叫时仰起头

要大还是没脸大

骗吃骗喝我不愁

看来真是名副其实的白喝,任何人也没有办法不能让他白喝。

庄里有几个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就商量着怎么想个办法治一治白喝,为父老乡亲除掉这一个‘人见愁’。时间长了人多心眼多,就想出来了一个办法。他们找了一个闲院子,里面有一眼井很深,就在上面放了几根秫秸,铺上了一领席,在席上面放了一把椅子,想让白喝一坐上去,就掉进井里淹死他。几个年轻人摆好了桌子摆上酒菜,不一会白喝就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的来了:“您们几个小子喝酒为什么不请我?”

“这就准备去请您老人家,正好您来了,请上座。”几个年轻人说着把他让在准备好的椅子上,就见白喝坐上去一点事也没有,稳稳当当地大吃大喝起来。

白喝酒足饭饱后,摇摇晃晃地走了。几个人麻利的拿掉椅子掀开席一看,只见井里两个小鬼正伸着两只胳膊用手托着。几个年轻人生气的问:“我们想除掉这个祸害,您两个为什么托着不让他掉进井里淹死他?”

“我们也没办法,是阎王老爷让托的。”小鬼见几个年轻人生气地问,忙解释说

“阎王老爷为什么不让他死?”年轻人不明白的问。

“阎王老爷说,他在阳间都没有人能治了他的白吃白喝。要是到了阴间那还了得,他不还得白吃白喝吗,千万不能让他死了到阴间来。”小鬼说完回去交差去了。

白喝越来越放肆了,庄上的人拿着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后来,不知道是谁把庄前的那座祠堂的名子也给改了,原先叫‘圣贤祠’现在改成了‘圣贤愁’了。但是改了也没用,白喝还是照常白喝。

有一天,八仙中的张果老和吕洞滨云游到了这个地方,看见庄前的祠堂名叫‘圣贤愁’感觉到很奇怪,就问了一个在这个地方拾粪的老头,老头见问就一五一十的把白喝的事情说了一遍。张果老和吕洞宾听了也感觉很气愤,原来都是白喝惹的祸,他们就想收拾一下这个白喝,替老百姓除害。

张果老伸手取出一把精致的酒壶,酒壶里酒的香味早已飘了出去。不一会,白喝闻着酒的香味就跑来了,他想活了大半辈子哪见过喝过这么香的酒。他跑来一看只见是两个道士模样打扮的人,正在祠堂前的石桌放着一壶酒还没有喝。

“二位道长喝酒呐,我来陪陪您们吧。”说完坐下来就要拿酒壶。

“慢着,喝酒道行,可是咱还没有下酒菜,这怎么能喝酒啊。”吕洞宾见白喝要拿酒壶,忙阻止说。

张果老听了也附和着说:“说的对,喝酒不光要有下酒菜,还得要作诗助兴才行。”

“那咱就就作诗以祠堂的名字‘圣贤愁’为题,每人一个字,我先作,我就以‘圣’为题吧。”吕洞宾说完只听他念道:

耳口王,耳口王

壶中有酒我先尝

没菜下酒怎么办

割下鼻子算一样

吕洞宾作完,拿出刀子,伸手把鼻子割了下来,放在石桌子上。放下刀子端起酒杯喝了一杯酒,咬了一口鼻子。白喝见了吓了个半死,想一走了之,可是,那酒的香味把他馋的又坐了下来。他还不死心想看看另一位道士怎么作诗。

张果老见吕洞宾做了诗,割了鼻子喝了酒“你以‘圣’为题,那我就以‘贤’为题吧。”说完也念道:

臣又贝,臣又贝

壶中有酒我先醉

没菜下酒可不行

割下耳朵陪一陪

张果老作完诗,拿起刀子伸手把耳朵割下来一个,放在石桌子上,端起酒杯喝了一杯酒,咬了一口耳朵。

白喝看了心想,看来这回是遇到硬茬子了,不走不行了。站起身来又要走。可是,刚站起来,那酒香又从酒壶飘了出来。就听两位道士说:“这回轮着你作诗了,我们的酒可是世间少有的美酒啊。”

白喝听了又回来坐下,心想,作诗还能糊弄两句,可是这下酒菜怎么办。想了半天,只见两个道士不停地喝酒吃菜,把他馋的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就像有一只手要从嗓子眼里伸出来一样。憋了半天心想豁出去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愁’字了,只听他念道:

禾火心,禾火心

壶中有酒我先饮

没菜喝酒可不行

拔根汗毛表寸心

白喝还没作完,就听吕洞宾说:“不是拔根汗毛表寸心,应该是拔根汗毛带肉一斤。”

只听白喝一声惨叫,从他的大腿上活生生地被一根汗毛带下来了一斤多肉,疼的他当时就晕了过去。自从这以后,白喝不论是到谁家去骗吃骗喝,他大腿上的那个大疤瘌就像火烧一样钻心的疼,只要放下酒杯就就不疼了。他想想还是保命要紧吧,从此以后再也不白喝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