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句 经
法 句 经
-- 佛陀的教导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我们是怎么样都是来自我们的思想,我们用我们的思想来创造这个世界。当你用不纯的头脑来说话或行动,烦恼就会跟随着你,就好象轮子跟随着拉车的牛。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我们是怎么样都是来自我们的思想,我们用我们的思想来创造这个世界。当你用纯净的头脑来说话或行动,快乐就会跟随着你,就好象你的影子一定会跟随着你一样。
「看他怎么骂我,又打我,损我,又抢夺我。」如果你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生活,你就会生活在怨恨之中。
「看他怎么骂我,又打我,损我,又抢夺我。」如果你抛弃这样的想法,你就会生活在爱之中。
在这个世界里,怨恨从来就没有办法驱除怨恨,只有爱能够驱除怨恨,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法则。
有一天你将会过世,如果你知道这一点,你怎么会再去争吵?
风能够很容易地吹倒一棵脆弱的树,如果你追求感官的快乐,如果你放纵在食物和睡觉里,你也会被连根拔起。
风无法吹倒一座山,诱惑碰触不到一个醒悟、强壮,而且又谦虚的人,碰触不到一个能够自主,而且又能够了解道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污浊,如果他是鲁莽的,而且充满欺骗,他怎么能够穿袈裟?
不论是什么人,如果他是他自己本性的主人,如果他很明白、很清晰、而且很真实,他才真的可以穿袈裟。
将虚假的误认为真实的,将真实的误认为虚假的,你就忽略了心,而使你自己充满欲望。
将虚假的看成虚假的,将真实的看成真实的,洞察你的心,遵循你的本性。
一个没有直接反映的头脑是一个脆弱的屋顶。热情就好像雨一样,会泛滥整个房子,但是如果屋顶很强,就会有保护。
任何遵循不纯思想的人都会在这个世界和死后的世界受苦,他会在这两个世界都受苦,当他看到他所做的事情的错误,那是很棒的。
任何遵循道的人在这个世界会很喜乐,在死后的世界也会很喜乐,在这两个世界,他都会很欣喜,当他看到他所做的善行,那是很棒的。
在这个世界的收获就已经很棒了,在下一个世界的收获更棒。
清醒就是生命的方式,愚蠢的人昏睡,就好象他已经死掉一样,但师父是清醒的,他永远活着。
他观照,他很清楚。
他是多么地快乐!因为他了解清醒就是生命,他是多么地快乐!遵循着醒悟者的途径。
他坚毅不拔地静心,追寻自由和快乐。
所以要非常清醒、反省、观照。很小心、很注意地行动。生活在道里面,光就会在你里面成长。
借着观照和工作,师父使他自己成为一个岛屿,洪水无法淹没它。
愚蠢的人不小心,但是师父会留意他本身的观照,那是他最珍贵的宝物。
他从来不向欲望投降,他静心,在他决心的力量当中,他发现真正的快乐。
他克服欲望,他从智能的高塔冷静地往下看那些苦难的群众,他从山上往下看那些生活在接近地面的人。
在那些不观照的人当中,只有他观照;当别人在作梦,只有他是清醒的,他象赛马那么快速地飞越过原野。
借着观照,帝释成为诸神之王,观照是多么地棒,昏睡是多么地愚蠢。
比丘留意他的头脑,害怕他的思想任意发展,用他的警觉之火烧掉每一个枷锁。
比丘留意他的头脑,害怕他自己的混乱,不可能堕落,他已经找到了到达内心的和平之路。
就好象箭工在削造一支箭,他会将他的箭弄直,同样地,师父也会将他走偏的思想调正。
就好象鱼脱离水,搁浅在岸上,思想也会动荡和抖动,因为它们怎么能够震掉欲望?
它们会颤抖,它们不稳定,它们按照它们的意志乱逛,最好是去控制它们。去主宰它们能够带来快乐。
但它们是多么地微妙,多么地捉摸不定!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使它们变宁静,借着驾驭它们而找到快乐。
师父一心一意地平息他的思想,他结束它们的乱逛,坐在心的洞穴里,他找到了自由。
一个充满着忧虑与不安的心灵
如何了解「道」?
人若受扰而忧虑不安,
就无法具有真知。
一个无忧无虑的心灵
不再寻觅、不再思辨
孰是孰非,
一个跳脱出评断的心灵
会观照和了解。
要明白,身体是个易碎的瓶子,
要把你的心灵构筑为城堡。
在一次又一次的试炼之中
让了解防卫着你
去保护你所赢取的一切。
因为,不久之后身体将被抛弃,
届时它还能感觉到什么呢?
它躺在地上,象块废木,
还能知道些什么呢?
即使是最险恶的敌人
也无法象你未经过看守的思想那样伤害你
然而一旦心灵受到你的驾驭时,
它就会变成你最大的利器,
比你的双亲更加裨益于你。
谁将征服这个世界
以及死亡的世界,和它所有的神呢?
谁将发现
道法的光辉大道?
你,
即使是个寻花的人,
也会发现最美丽的花朵
也最稀有。
你将了解
身体仅是海浪的泡沫,
影子的影子。
折断欲望的矛头,
如此一来,你将会成为那看不见的,
而逃过死神的眼睛
然后,继续走下去
死神追赶上那个
采集花朵的人
他心神涣散且充满饥渴
在世界的种种享乐之中
枉费功夫地苦苦追求快乐
死神一把攫走他
就像洪水卷走沉睡的村落般
死神追赶上他
他心神涣散且充满饥渴地
在采集花朵
从世俗的享乐中
他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
蜜蜂采集花蜜
却不独占她的美及芬芳。
让内在安定下来,并且去流浪。
审视自己的过错
看看你做过什么,或未做过什么,
不要去注意别人犯的过错
像一朵可爱的花
绚烂却没有芬芳
一个心口不一的人所说出的话
尽是花言巧语却内容空洞贫乏
像一朵可爱的花
亮丽而芬芳
一个心口合一的人所说出的话语
具是美好而真实
就像用一堆花朵编织花环般
同样地,也用善行去编织你生命的风格
檀香木、夹竹桃,
或茉莉花的芳香,
无法逆风飘送。
但是美德的芬芳
甚至可以逆着风
远播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美德的芬芳
远胜过
檀香木、夹竹桃
蓝色莲花和茉莉花!
檀香木或夹竹桃的芳香
散播不远。
但美德的芬芳
可以飘升到天庭。
欲望从来无法穿越
有德者和觉醒者的大道。
他们的光使欲望销声匿迹
在路旁的垃圾中
莲花开得多么甜美。
它的清香令人心喜。
跟随觉醒者
如此一来,从盲目的黑暗中
你智慧的光芒
将会完完全全地照耀出来
对守夜者而言,黑夜会是多么的漫长!
对疲倦的旅人而言,路会是多么的漫长遥远啊!
对总是错过大道的愚者而言
他累世的徘徊路会是多么的漫长遥远啊!
如果旅人找不到
师父或友人与他同行
让他单独走
也胜过与愚者同行
「我的孩子,我的财富!」
愚者用这些东西来自寻烦恼。
但他怎么可能拥有孩子或财富呢?
他甚至不是自己的主人。
知道自己愚笨的愚者
至少有这一点智慧
认为自己聪明的愚者
才真的是个愚笨的人
汤匙尝得出来汤的滋味吗?
愚者可能终其一生
伴随在师父身旁
却仍然错失大道
只有舌头才尝得出来汤的滋味。
如果你在师父面前觉醒过来
只要一个片刻就足以让你看到大道。
愚者是他自己的敌人。
他所做的恶行是导致他毁灭的起因。
他所受的苦多么惨痛!
为什么要做那些你将会懊悔的事?
为什么为自己招来眼泪?
只做你不会懊悔的事,
让你的存在充满着喜悦。
愚者的恶行在短时间内
尝起来如同蜂蜜般如此的甜蜜
但最终却转为苦涩
他所受的痛苦是多么的苦涩。
愚者也许断食多月,
用草药取食。
但相较于以道法为食的主人
他仍然不值一文。
新鲜的牛奶过一段时间才会变酸,
所以愚者的恶行之果
也要花一段时间才会赶上他
如同火焰的余烬
在他内在徐徐烧起
无论愚者学习到什么,
都只会使他更加驽钝,
知识劈裂他的头
他想要别人注意到他
想要在别人面前占有一席之地
想要凌驾别人
「让他们知道我做了多少事。」
「让每个人仰望我寻求指引。」
这便是他的欲望
这便是他膨胀的骄傲
有一条道路走向财富和名声
另一条则走向道路的终点
不要寻求别人的承诺
而要跟随觉者之路
让自己重获自由
智者告诉你
你已堕落何处
以及你将在何处堕落——
真是无价的奥秘啊!
跟随他,跟随道。
让他磨练并且教导你
使你免于灾厄.
这世界也许恨他
但善者爱他。
不要寻找不合宜的伙伴
或者和蛮不在乎的人在一起。
寻找热爱真理的朋友。
深深地啜饮
活在宁静和喜悦当中
智者乐于真理之中
并遵循觉者之法
农夫引水浇灌他的上地。
武士磨利他的箭刃。
而木匠刨削他的木头。
因此智者引导他的思维。
大风无法摇撼一座山。
而毁誉也无法动摇一位智者。
他是透澈的。
听闻真理,
他如同一座湖
纯洁、平静而深邃。
一无所求
对欲望所在之处
不发一语
欢喜或悲伤——
无论任何事情降临来到你身上
都不为所动地,不依恋地
继续走下去
不求家庭、权力或财富——
无论是为你或为别人。
一个智者难道会希望增长不义吗?
少数人渡过河流
多数人站在河的这一岸
他们在河岸边跑上又跑下
但智者跟随道走
渡河而过,超越死亡所及
他离开黑暗之道
走向光明之道
他离家而去
在艰困之路上,寻找快乐
从欲望中解脱,
从占有中解脱,
从心中的黑暗处解脱,
从执着与贪婪中解脱,
遵循醒悟的七道光芒,
而悠游享受于他的自由之中,
智者在这个世界里
使他自己成为一个光,
纯净、闪耀而自由。
在这条道路的结尾
主人找到自由——
解脱欲望和悲伤
没有极限的自由
那些已经觉醒的人
从未休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象天鹅一样,他们起身
而后离开湖面
他们上升到天空中
飞行所经之处不留足迹
无所聚藏,无所存留
知识是他们的食物
他们以空为生
他们已看到如何解脱而出
得着自由
谁能够跟随他们?
只有主人,
他的纯净如是。
象一只鸟,
他上升到无垠的空中
飞行所经之处不留痕迹
他一无所求
知识是他的食物。
以空为主
他已解脱而出
重获自由
他是一个驾御马车的我士。
他已驯服他的马,
骄傲与感官。
甚至神也赞美他。
如同土地般弯曲,
如同湖水般喜悦而清澈,
如同门前的石头般如如不动,
他解脱出生与死,
他是自由的。
他的思想如如不动。
他的话语如如不动。
他的工作是如如不动。
他看见他的自由并且是自由的。
主人臣服交出他的信仰。
他看见那超越开始与结束的。
他切断所有的羁绊。
他放弃所有的欲望。
他拒绝所有的诱惑。
而后他上升。
而后无论他住在何处
城市或乡村,
山谷或山顶,
都有极大的喜悦。
即使在空寂的森林里
他发现喜悦
因为他一无所求
更胜于一千个空洞的文字的
是一个带来平和的字
更胜于一千首空洞的诗的
是一句中来平和的诗句
更胜于一百条空洞的条文的
是一条带来平和的法则
更胜于打赢一千场仗的
是征服你自己
那时胜利是属于你的。
它不可能从你身上被带走,
天使不能,恶魔也不能,
天堂或地狱都不能。
更胜于一百年的崇拜的,
更胜于一千样的祭品的,
更胜于放弃一千条世俗的道路
以赢得声誉的,
更胜于在森林里
看顾圣火一百年的
是向一个已征服他自己的人,
一个片刻的崇敬。
崇敬这样的人——
一个具有古老美德与圣洁的师父,
就是赢得生命本身,
以及美、力量和快乐。
胜过一百年的为恶的,
是花一天的时间冥想。
胜过一百年的无知的,
是花一天的时间反映。
胜过一百年的四处晃荡的,
是一天的下定决心。
胜过一切的是活在一天的惊奇之中,
看所有的事情如何来了又走。
胜过一切的是活在一个小时的看见,
超越这条通珞的一生。
胜过一切的是活在一个片刻的此刻中,
属于这条道路而又超越这条道路。
做善事要快。
如果你慢吞吞的,
那么,思维,乐于为恶的,
将会捉住你。
从恶行中转开,
一再一再地转开,
在悲伤降临到你身上之前。
让你的心灌注在为善上面。
一再一再出去做,
你将会充满着喜悦。
愚者是快乐的,
直到他的恶行转而背叛他为止。
而一个好人也许会受苦,
直到他的美善开花为止。
不要轻忽你的失败,
说:「这对我算得了什么?」
一罐水壶是由一个点滴接着一个点滴注满的,
因此愚者漫溢着愚行。
不要小看你的美德,
说:「这不算什么。」
一罐水壶是由一个点滴接着一个点滴注满的,
所以智者溢满着美德。
如同富商带着少许的随从,
会避开一条危险的道路,
而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会避开毒药,
注意愚昧和恶行的危险。
一只没有受伤的手能够处理毒药,
天真的人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恶行如同丢撤在风中的沙,
被吹回到愚者的脸上,
他伤害纯洁而无害的人。
有些人再度出生在地狱里,
有些人在尘世中,
好人则是在天堂中,
但纯粹的人根本不会再被生出来。
没有地方!
不是在天空中,
不是在大海中,
也不是在深山中,
能够让你隐藏自己的恶行。
不是在天空中,
不是在大海中,
也不是在深山中,
没有地方
能够让你隐蔽自己的死亡。
所有的生物在面对暴力时都会颤抖,
都会恐惧死亡,
都会热爱生活。
在别人身上看见你自己。
如此一来你还会去伤害谁?
你又能够做出什么坏事?
那些借着伤害其它他在找寻快乐的人,
而在找寻快乐的人,
将绝不会找到快乐。
他们就好象是你的兄弟姊妹般,
象你一样也想要成为快乐的。
因此绝对不要伤害他们,
而后当你离开这一生时,
你也将找到快乐。
绝不要说出刻薄的话,
因为它们将会弹回到你身上。
愤怒之下说出的话会伤人,
而那个伤害将会反弹。
如同一面破的锣鼓,
成为宁静的,成为如如不动的。
知道自由的如如不动,
在那将不再有奔波劳苦。
如同牧羊人驱赶他们的羊群进入草原般,
衰老和死亡也会将你驱赶到它们面前。
但愚者昧于他的恶行之中却忘掉它们,
而点燃烈火,
那时他必将在旦夕内自毁而亡。
那个伤害那些不具伤害性
或是天真无邪的人,
他将会千百次地掉落——
进入痛苦的折磨中,
身体衰竭,或是受伤、生病,或是发疯,
遭受人们的迫害或是充满恐惧的指责。
失去家人,失去好命运。
从天而降的烈火将袭卷他的房子,
当他的身体被击垮时,
他将置身于地狱之中。
他,赤身裸体,蓬头垢面,
断食并睡在地上,
而且全身沾满了灰,
永无止尽地在静坐冥想——
但,只要他没有免于自身的怀疑,
他将永远无法找到自由。
而他,纯净而自信地活着,
在平静和美德中,
他没有恶意、伤害或谴责。
即使他衣装整齐,
但只要他有信心,
那么他就是一个真实的求道者。
一匹尊贵的马
很少接触到皮鞭,
谁在这个世界上是无可指责的呢?
象一匹尊贵的马般的聪颖,
在皮鞭之下
烧掉并迅速地通过。
信仰,静心,看,
成为无害的,成为无可指责的。
觉悟永恒的法则。
而后让你自己从所有的悲伤中解脱,
成为自由的。
农夫引水到他的田里,
武士削断他的箭刃,
木匠磨利他的刨刀,
而智者成为他自己的主人。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这是白马寺后殿门上的对联。从字面上理解:天上下来的雨虽然覆盖面广,浇灌大地所有之物,但是无法润泽无根之草,因为草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的,断根、缺根的草,就是泡在水里也无法得到滋润;佛法虽然无所不在,包含在我们周围的方方面面,但是对与佛无缘的人来说,此生却没有机会得到救度。佛要度人,那只是“外因”,还需要“内因”起作用(本人接受),如果本人不接受也是枉然呀。正如一个被洪水困在树上的人,别人开来船救你,要获救只有下到船上来才行,拒绝上船如何能够得救?佛教讲究因果,有因才能有果,道理很简单,就好像你要收获粮食,就必须播种下种子,经过很多的工序,在某个成熟的时刻,它会结成丰硕的果实,种子就是因,粮食就是果,而因果之间所产生的关系也可以称之为缘。佛门广大,不渡无缘,看起来很无情,但这却是事实情况,即便是佛祖也没办法颠覆因果,佛经有一个故事:一日,佛陀和弟子出门,佛弟子看见一个老妇人,这个老妇人很可怜,穷困,疾病都在折磨着她,佛陀和他的弟子都是慈悲的人,于是弟子问佛陀可以不以帮助她,但佛陀却说没办法帮助,因为这个妇人在往昔多少轮回竟然从来没有与佛门结下缘分,没有因怎能有果?佛弟子不信,就去叫这个妇人,想要宣讲佛法,以便于救度。可她竟然置若罔闻,怎么叫也听不见,佛弟子走到她前面希望能引起她的注意,可她却把脸扭到后面,佛弟子走到她后面,她又扭到前面...也就是说至始至终她都无法听到看到佛陀和他弟子两人,佛弟子想走到她跟前,她竟然走了,就像相斥的磁铁,无法放到一块,就是因为没有缘分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佛教讲究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