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的萱草
这是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述的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那是一个灰蒙蒙的冬天,北京傍晚的寒风浸透了他身上笨重的衣着。高楼耸立,宽宽的马路,到处都是多姿多彩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三五临街叫卖的小贩,时不时有人驻足询问。有几个放着煽情音乐的乞丐跪坐在路边,“视若无睹”,“麻木不仁”的行人们,好似已见惯了利用善心骗取同情的伎俩,一个个掉臂不顾地从他们身边快速经过。
“叔叔、叔叔,买手套吗?五元钱。”每天上下班从此经过的爸爸,今天第一次看到这张稚嫩的脸。一双干裂红肿的手上拿着几副针织手套, 萌呆呆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脸。经验催促他不该停下来,他不屑地转身就走。“叔叔,你就买一副吧!我妈妈生病了,急等钱,你就……。· “骗子”爸爸心里想,同时也非常厌恶她们对自己的骚扰。尽管如此,他还是心平气和地对她说了“不需要”。可能是他的平易近人,使女孩更加变本加厉,不依不饶起来,实在拗不过,爸爸只好掏出了钱包,翻了翻里面有几张十元,没有五元。于是,他不耐烦地拽出一张十元,没好气地拍在她的手上。女孩十分热情地接过了钱说:“对不起,叔叔,我没零钱,我去别人那儿给您换去。”说着顺手递给了他手套,拿着钱快速地跑到马路对面去了。车来了,爸爸没有等,拿着手套坐上车走了。
几个月过去了,女孩的事爸爸早已不曾记得。年关将近,他陪太姥姥去医院检查身体,坐在医院走廊的长凳上,等候医生的召唤。等得无聊,就玩起了手机。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叔叔”,他抬头一看,似曾相识,“还记得我吗?手套.....”她说道。爸爸笑了笑,看了看她,用眼睛余光捎带扫了扫她的周围,一个穿着蓝白条纹衣服的中年妇女,站在她的身旁。佝偻着背,头发蓬蓬的,脸色蜡黄,有些浮肿。只见女孩摸了摸口袋,突然一机灵回过头面向那个妇女,细身细气的说道:“妈,你从我包里拿出五块钱来。”妇女没有细问,打开了厚厚的钱夹,里面塞满了各种单据。一顿翻腾,在一个夹层里摸出了一叠零钱,数出五块,又反反复复点了几次,把它递给了小女孩。女孩接过钱,面带笑容地双手把钱递到了爸爸的面前。爸爸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不好意思去接,俩人一顿推搡,小女孩硬是把钱塞到爸爸的手上,最后说了声“叔叔,谢谢!”然后扶着她妈向不远的B超室走去。那一刻女孩的善心和诚信触动了我的爸爸,爸爸不自觉地脱口叫了一声“哎!等等!”女孩扭过了头,他起身一个箭步跨到了她们跟前,匆匆地从钱包里掏出五百块钱,双手交到了孩子母亲手上,“不多,希望能帮上您!”他说。孩子哭了,跪在了爸爸的前面,看着从她脸上滚下一串串的泪珠,他眼眶红了。扶着女孩站了起来,当时的他脑子是一片空白,只是口里不停地念叨着“别这样,别这样…….”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也。“桐叶封弟”,“商鞅徒木”,古人为国为家者,都无不以诚信为首事,民无信不立。虽然,虚妄时时会遮蔽了大家的双眼,你也无法掌控他人的行径,但是你却不能分毫消费他人对你的信任,即使有时看似是违信获利的小事,却也可能会为以后设置诸多的阻碍。朋友远去,机会渐失。因此,只有每个人诚信待人,社会才会有温暖。一个以诚相待的人,心灵才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子曰:“德不孤,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