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旅行•在路上•̀.́✧精选首推旅行·在路上

【行迹26】拉萨,从不是终点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46人  紫玉葡萄不吐葡萄


图/阿卷

01

拉萨是停留得最久的一个地方。

到了拉萨第二天,计划一起去大昭寺。没有最先就去布达拉宫的原因,是门票并不好买。可以在网上预约购买,而我们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预定时间。或者自行排队购买,但是却是限定人数的。

以前一直以为藏民们一路要来朝拜的是布达拉宫,后来才知道,他们要来朝拜的是大昭寺,因为大昭寺供奉着释迦摩尼12岁的等身像。而这座寺庙1300多年的历史,也让它在藏传佛教中也是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图/阿卷

开车来到了大昭寺外,阿ben 之前已经来过,就不准备再和我们一道进去了。

他建议我们一起找一个当地解说,不然进去了很多东西可能也不懂。

当地解说很容易就找到,大昭寺外都是毛遂自荐的解说员,而我们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普通话要好,至少说得要让人听得懂。

赵同学大管家再次负责去给我们买门票。我们在门口等着,看到大昭寺门外,很多拿着转经筒边走边转,有的是当地藏民,有的是外来游客。

图/阿卷

或者又是对着寺庙方向朝拜的,身上穿着厚厚的衣服,手上绑着两块板,在头顶、额前、胸前三击掌,在铺好的垫子上跪下,整个身体向前,五体贴地,重复的动作,也不知道要做完多少个,才算是完成今天的朝拜仪式。

环顾四周,很多这样的朝拜者。深切感受到,在这里的宗教气氛,比之前大大小小寺庙里的氛围都要更加浓厚。

图/阿卷

找好了导游讲解,取好了票。我们随着人群开始排队进入寺庙。

寺庙里面并不是很大,但是人却很多,大部分都是藏族人,提着灯油和纸币来朝拜活佛。到处都是点香油的地方,再加之大昭寺整个土木结构建造,也更容易引发一些火灾,所以也配备了很多消防员在各个佛殿里面,防止意外发生。

图/阿卷

寺内有很多供奉神佛的殿堂,不像以前见过的寺庙那样修的金碧辉煌,反而因为人多,显得很拥挤,大家也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移动。但却更有历史感。

当时听到的很多关于大昭寺的解说都已经不怎么记得了,只是还是对藏民们提着灯油,每个佛像面前去添灯油,投入一毛或者五毛的纸币,双手合在胸前,嘴边念念有词,虔诚的神情,印象深刻。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的都是岁月痕迹,还有来来往往朝圣者的祈愿。

图/阿卷

相对于布达拉宫,大昭寺算是很小了。听完了大昭寺的解说,很快走遍了那些殿堂。

出去后,阿ben还在外面等我们。

大家正商量着接下来要准备去哪儿,天气忽然就阴下来,快要下雨的趋势。有人提议,不然先到附近找间店吃午饭,顺便也可以避避雨。

大家一致赞同。

02

一行人沿着八廓街,去了附近一间藏餐店。一坐下,就先点了两壶甜茶。

昨天已经吃过酸奶,还喝过酥油茶,现在第一次喝甜茶,和奶茶的味道差不多,却又要比奶茶好喝,还价格便宜。都说到了拉萨,要在大昭寺外晒太阳,喝甜茶,如今算是实现了。

图/阿卷

来到拉萨,并没有把行程排得很紧。走过了上千公里的路程,大家都需要休整下。

晚上再去大昭寺外的八廓街,街两边的都早早的关了门,只剩下还在街上走着的行人,还有在路上三步一拜的朝拜者。

据说,当他们想要完成什么心愿或者洗清什么罪责,就会用朝拜的方式,每天都要跪拜,坚持一个月,自己的罪责就能减轻,心愿就会达成。

就如电影里《冈仁波齐》里,每个人怀着自己心里的愿望踏上数千里的朝拜之路,三击掌,匍匐卧地磕头,跃起继续,无论风霜雨雪,都不能成为放弃的理由。每个人都只能自己去完成这样的朝拜,不管是老人,大人,还是小孩。

有很多人说,这部影片看得人很沉闷,可能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观者自知。

《冈仁波齐》剧照

巧得很,我们到达拉萨的几天正好也是《冈仁波齐》上映的时间,原本大家在路上的时候还说,等到了拉萨要约起,一起去影院里看这部电影。

但是到了之后,大家都已经没有太大兴趣再去了。我还是叫着个小伙伴,跟我一起去看了。总觉得,既然到这儿了,既然刚走了这条路,不在这儿看了,未免有点遗憾。

接近两个小时的放映时间,甚至影片里有的场景我们也在几天前刚走过,感受也更为真实。

《冈仁波齐》剧照

这样的朝拜会用上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重复的过程,本就是枯燥的,或许影片已经做了很多艺术性的处理,但这种成分不多,所以又让人觉得朴实。

关于这部影片有很多影评,很多关乎于信仰。

如果他们在路上的朝拜,在风里雪里的前行是关乎于信仰,那在他们偶尔停歇,在路边就能支起帐篷,脱下鞋子,大人小孩一起欢快唱歌跳舞的一幕,就瞬间能感受到最普通平凡的生活里的简单和乐观。

《冈仁波齐》剧照

记得某次在车上看到藏族小男孩赶着成批牦牛从我们的车前经过,我说了句,怎么这么小的孩子不在学校,却是在这里放牛。阿Ben连声道,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去看,但是不要站在我们的角度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去做出什么评判。

无论对这部影片是觉得枯燥,还是震撼。导演张扬说得那段话还是最中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它自己的仪式感,而磕长头就是这个民族对生活的仪式感,冈仁波齐并不是终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念,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我们似乎不用把这部影片解读得多么枯燥又或者多么神圣,这就是我们不曾接触过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这,也正如我这一路看到的。

看完了电影,至少我和小伙伴都觉得,不虚此行。

03

色拉寺

第三天,赵同学,王同学和董约着一起去买这边的特产和礼物。阿卷,小贤,四姑娘和我四个人就准备去色拉寺。

拉萨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寺庙有很多,我们要去的也只是众多里面的一个,而吸引我们的,也就是色拉寺比较知名的辩经。

6月的拉萨,温度不高,大家都还穿着外套,阳光灿烂,紫外线却很强,所以大家都把自己裹得很严实,这已经不是会被晒黑,而是会被晒伤了。

色拉寺

到了色拉寺,天气还是很不错,辩经要到下午一两点才会开始,我们就在寺庙里随意走走,这个寺庙人并不多,大多也都是藏民。寺庙基本都是开放的,只是对游客是收费,对藏族人都是免费的。

所以藏民们也总是会到寺庙里来朝拜。

色拉寺

找到了辩经的场地,在一个小院子里,来看辩经的人都坐在院子两侧。过了一会儿,陆陆续续会有寺庙里的喇嘛,穿着红色的喇嘛服,拿着坐垫在院子中间坐下。

喇嘛们基本是一对一,一个坐着,一个站着,手拿佛珠,开始了辩经。只是能从他们的神情动作,看出似乎是很激动地在讲着什么,但我们坐着边上的人跟听天书一样,说得是藏语,实在是一句都听不懂。

辩经

也不知道这场辩经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们还是提前就撤了,毕竟语言的障碍,没办法瞬间就能化解。

一场辩经,加上色拉寺的蓝天白墙,成就了我们偷得浮生的半日闲情。

很多人都说拉萨是个可以洗涤心灵的地方,或许并没有这么神奇。

在拉萨休整了好几天,王同学要直接飞去另外的目的地,而董老板也因为有事,不能再继续一起,提前离开了,我们八个人的行程也在拉萨告一段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