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什么是好诗?
中国是诗歌大国,几千年来,我们的老祖宗们几乎把诗写尽了。我的文学素养不行,根本看不来什么诗好。那时候读《红楼梦》看到大观园里做诗那一折,就品不出来高下。
突然有一天听老外说:什么是诗?诗就是有什么东西你一定没办法把它清楚的说出来。
豁然开朗。
有些感情,有些想法,有些画面我想告诉你。但是我说再多的话也说不清楚,那种憋在胸中的东西写出来,就是诗。
比如:
这是生活在二战时德国的诗人策兰的代表作,中译名《死亡赋格》。写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犹太人被屠杀的意像。原文是德语,如下:
不懂德语真是可惜,只能看英文的翻译。最后一句有很多种译法,比较押韵的一种是:
We are digging a grave in the sky it is ample to lie.
我们在空中掘一座坟墓,睡在那里不拥挤。
你是不是能从中找到点说不出的感觉?在策兰的另一首广为流传的诗中有一句非常有感觉:
It is time the stone made an effort to flower,
德语:
Es ist Zeit, da? der Stein sich zu blühen bequemt,
中译:
是石头决定开花的时候了,
看到了吧?语言本身的表达是受限的,赏诗赏的就是那种超越语言的表达。
其实说是赏诗也不对。因为带给你感觉的诗是在替你说话。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人,你想说些什么,你觉得必须得说些什么。
可是你说不出来,这时候突然有首诗摆在你的面前,你就突然觉得:对,这是这个!
当年那句著名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写的是什么感觉?写的是文革刚结束,改革未开放,全中国人都在摸索,都不知道未来在何方。那是个中国人特别自卑,充满伤痕回忆的年代。这首诗的名字就叫《一代人》(顾诚)。
还有人人都知道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写的是什么?是一切向钱看的80年代对美好生活最后的坚持和绝唱。
这些情感你真的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忍辱负重?当然有,却没那么沉重。乐观的看待未来?当然有,却没那么轻浮。
所以,只有诗。
四言五言七言还是长短句,不重要。
押韵与否,不重要。
回旋往复,格式是否精巧,不重要。
诗,要的就是那种替你说话的感觉。
反过来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什么“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什么“梨花体”那叫文字游戏。
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体会到这一点。
2002年我因为家人的坚持填报了军校的高考志愿并被录取。在军校里突然发现自己格格不入,明白自己追求的是思想的快乐。在痛苦中开始写诗。
湖水平静的流淌 像所有的隐士和智者一样
深藏下 对大海的仰慕和向往
悄悄地 把附近变成芦苇茂盛的地方
告诉他我也会思念 生我养我的家乡
有一天我厌倦了 也会躺下来
静静地 像个湖的模样
这首诗的名字叫《云》,自比为天空上的云朵,在人生观被打碎的痛苦中书写平静,书写深藏的渴望。诗里的“他”其实就是那个理想的“我”,是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在对话。芦苇这个意向暗藏了帕斯卡尔的观点: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思想录》)
其实在那时起我就决定让自己能成为一个能启迪别人思想的人。
2006年大四毕业,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去青海玩,那时我写了第一首写景的诗。
铺开蓝天 水墨也渲染不出的云
一层层 一朵朵
然后是缓缓的山坡 一簇房子散落
还有 亮堂堂的油菜花
如金色河流
流淌在深绿 灰绿 和草绿色里
最后 还有条清澈小河
在云的影子里 跳跃 欢歌
这首诗的名字叫《高原调色板》,语言很美,情感很放松。然后,就没然后了。用今天的观点看,话都说尽了,没有想法,不是一首好诗。唯一可取的就是一片赤子之心。可是要论赤子之心,还不如下面这句:
我拱啊拱/ 像条肉乎乎的虫// 肚子好饱/ 吃撑了 好幸福
[傻笑脸]这算诗吗?其实不算,就是在玩。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最近写的诗,看看能不能读出我想传达的那种感觉:
用子弹和刺刀消灭肉体
权威浇筑于蒙昧
召集千万随者
禁锢思想
来狂热
而
理性
苦苦思索
将下一代的领袖
拯救出恐惧和沉默
从此不负千年的等待
血与火
这首诗是在读《为你,耶路撒冷》时突然有强烈的想表达的欲望。想说的意思太多,大致分一下层:
1.
想对现在阿拉伯人的状态和以色列做个对比。阿拉伯国家成天原教旨主义,人肉炸弹什么的。以色列给人感觉就比较理性。
2.想对教育者做一个规劝。当代阿拉伯人的领袖仍然延续了独裁,以色列的领袖延续了理性。前推70年,社会的话语环境决定了今天。
3.我想在对比之外,表达一种因果关系。
4.我想表达对战争的敬畏和沉重感
5.多少有点针砭时政的意思。
所以最后写成这样的一首诗,想表达一种观众伴随历史人物一起沿着独裁的路越走越窄,最后走入死路,然后开始反思,走上理性道路的空间感。
同时,在时间上想表达一种长远的感觉。我们这代人的言行举止,即背负着过去,也将在下一代结出相应的果实。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给未来的领袖营造一种长大的环境。
诗其实是很挑人的。像我们这种忙忙碌碌的连看美剧都没时间的人读李清照的“浓睡不消残酒”感觉就是羡慕嫉妒恨,什么凄切,都是闲的。
因为处境完全对不上。
读工人诗: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在这个加班的夜晚
垂直降落,轻轻一响
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就像在此之前 某个相同的夜晚
有个人掉在地上
也只是感慨,体会不了太多的那种在诗句后面想表达的无奈、麻木。隐约感觉也许有藏的最深最深的质问。
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人。才能读出适合你的那首诗里的感觉。
这就是我想说的[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