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期望过我的孩子要成龙成凤
生宝宝的时候剖腹产,后背上打的麻药,能感到医生在肚子里来回翻动的动作。宝宝出来的那一刻,只听见“哇哇”几声响亮的啼哭,也不知道是紧张是激动还是害怕,眼泪顺着脸颊就一直地流。初为人母的喜悦,全包含在这颗颗泪珠中。
没有谁天生就适合做父母的,做了父母的人也是从不懂事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我们都要不断去学习怎样为人子女,怎样为人父为人母。
做了母亲,才知道自己的那颗心啊永远都是系在孩子身上的。分开一会儿,怕她饿了,怕她渴了,怕她受凉了。其实呢,人家也是个小小人,小小的嘴巴会告诉我们她现在的感受,反而是我们的担心显得有些多余。
孩子像是一面反光镜,在他们身上总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微笑时的眼神,甚至发脾气时撅起的嘴巴,无一不在向我们传递着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小小复制品这一讯息。
一直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是我们错了,不懂的是我们大人,不知道的也是我们大人。孩子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是想试探着去接触这个充满了色彩的新奇世界。可是我们呢,我们总是认为这样做会有危险,那样做会让孩子受到伤害。我们总是以保护孩子不受危害为理由来阻止孩子去探索秘密。
学着适当的放手,孩子知道保护自己。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内让孩子大胆地去探索吧!没有什么能比让孩子亲身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美妙更让人觉得有成就感的事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在跟同事谈论着,现在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太多的乐趣,童年已经变得几乎没有童趣了。放假不是在家玩手机,就是在各种现代化的游乐场里玩那些毫无生趣的机器游戏。现在的人幸福感太微弱了。
回想我们小时候,夏天能吃上一根一毛钱的冰棍儿就觉得像是得了大奖那么开心。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连电视都还是黑白的。但是我们很快乐。
我们可以去小河沟里逮鱼捉虾,大家分工明确,绝不会有人袖手旁观。可以大中午的在村口顶着夏日的太阳耐心地等待着卖冰棍儿的老爷爷那声熟悉的叫喊声。可以在垃圾堆里捡别人丢掉的已经坏得不能再穿的塑料鞋,只为着换一块麦芽糖。甚至还可以约上村子里的小伙伴一起去到村子边上的晒谷场里捉迷藏,直到天黑得妈妈叫了我们无数声之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那时的童年是快乐的,是五颜六色的,就像阳光下的肥皂泡。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又觉得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逝去的光阴怎么再回来呢?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有一个完整快乐的童年。对她,我没有过高的期望。该玩的年龄就痛痛快快地去玩。也没指望着她成龙成凤,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足够了。
放假的时候,大多会带她回老家。看树叶一点点地长大,变绿,变黄最后飘落。趴在地上观察小蚂蚁是怎么齐心协力把一条毛毛虫拖回洞里,用玉米喂姥姥养的小鸡,一起去田里拔花生。从不在意她衣服脏不脏,看到她乐在其中的可爱样儿,发自内心地觉得就该给她这样的一个童年。
或许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妈妈,但最起码也没让自己留有遗憾。每个人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或严厉或慈爱,最基本的出发点都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