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夏至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这是明朝刘基的《夏日杂兴》,诗人借夏至节气,抒发了自己杂乱的心境和难抑的悲悯,读后如淋夏至节气的阴雨天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夜间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热将至,开始有暴雨、梅雨、高温桑拿天气。虽然是烈日炎炎,但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却文思泉涌,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夏至诗”。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这是宋代张耒《夏日三首》中的其中一首,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唐代贾的《孟夏》诗中道:“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诗说一进入夏天,慈竹长得密集而有序,远望云气如楼阁,幻同似境,耳边还有青蛙奏乐,夏天真是迷人啊。
“符玉搔头,艾虎青丝鬓。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宋代史浩的《永遇乐•夏至》,描写了诗人夏日的情景,天炎暑热,诗人挥扇解烦闷,却又在末尾告诉我们:只有先生心中凉快,不怕这暑气的天。
宋代范成大的《夏至》诗,读来轻松愉快:“李核垂腰祝,粽丝系臂扶。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夏至和端午相去不远,所以,范成大的夏至日,还用粽丝系臂,祈求健康。夏至这天,生活十分闲适,君不见,那老翁伴着孙辈玩得很开心吗?
宋朝苏辙的《夏至后得雨》:“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说的是老天不会让人永远贫穷,干旱久了,雨就来了,麦子干了,春雨就下下来了。我是无用之人,无力躬耕,却还享受着收获,实在惭愧。
同样写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却借用夏至以后雷阵雨骤来疾去的的天气,写出了另一种景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虽以进入炎夏,但在诗人的笔下却透着无限美好。
唐朝权德舆《夏至日作》云:“璇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还有唐代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昼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再有宋朝张耒《夏至》诗:“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这些诗作都对“夏至”这个节气进行了传神的描述,读来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