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萌宠

素养时代的教师深度修炼二|《形成教学风格需磨砺“三性”》P46-

2025-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丫丫1013

摘要:拓展开来,所谓教学风格,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特色,包括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和教育技巧等。可以说,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名教师走向成熟乃至成为名师的标志。

笔者认为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需磨砺规范性、稳定性、独特性入手,达成这“三性”的过程,也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

养成规定性:教师成长不可逾越的基础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社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

达成稳定性:教学走向成熟的表现

凝练独特性:教学风格形成的标志。

真正有价值的、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教学主张,应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从教师自我的实践中悟中来,有明确的内涵,有充足的教学作支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领悟性。

总之,无论养成规范性、达成稳定性还是凝练独立性,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从认识论上看,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实践——反思——实践”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感悟: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教学风格。偶尔得到领导的肯定,进行一些教研活动时,,我也说的是自己的经验,但是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积累案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积累的案例有什么用。读了汪老师的这篇文章之后,我发现原来教学风格是这么来的,可以通过规范性、稳定性、独特性逐步形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