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皇帝的坟墓不叫陵,它是从什么时候回开始叫这个称呼的呢?
2020-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旗卷虎藏身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设计了黄帝陵广场,此广场大气、庄严、神圣,为祭祀黄帝和前来旅行的游客提供了方便。余所周知,黄帝陵就是黄帝的坟墓,而历史上的皇帝的坟墓都叫作“陵”。
其实,君主的坟墓不是一开始就被称作“陵”的。《尚书・商书・太甲上》上记载:“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诺桐”其中,“”便是的墓地。直到春秋时期,很多君王的墓地仍然不叫“陵”,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后葬在今陝西省风翔县城东南角,自古至今,皆称其为“秦穆公墓”,未见称陵。
中国帝王的坟墓被称为“陵”大概从战国中期以后开始,《史记・起世家》记载,越肃侯十五年(公元前335年)经营寿陵。《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孝文王葬寿陵。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加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仗占地广涸,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后来,这也逐漸成为了一个象征地位的称渭。很多生前没有当过皇帝的人,因为其子孙当了皇帝,其坟墓也被追加为“陵”,例如,晋武帝司马炎簒位权后,追他的祖父司马懿为太祖宣皇帝,并将司马懿坟墓称为“高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