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方法努力精进
又到了一天的写作时间。更准确地说是码字时间。日更千字文365天的任务在身,今天已经写了256篇文章,而严格来说,还欠一篇。什么时候必须补上它。
看看最近写的文章,学习和读书输出变少了,记录生活和书写心情变多了。实在是因为没有更多时间来梳理学习和读书心得,只能在晚上有空的时候记录记录生活和心情。因为这是最快想到的话题和最快写好的文字。
然而,在看书、学习、看剧过后,总有一些感想会冒出来,但是要整理成有逻辑的文字是需要花一点时间的。一方面,是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有欠缺,另一方面,是没有利用碎片时间,把这些零碎的想法记录下来。
万维钢老师在《学习究竟是什么》这本书里介绍他积累写作素材的时候也是如此。当看到有价值的内容时就用印象笔记随手分类储存,当一个话题的素材积累地足够多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为他写作所用。
马家辉在他的博客节目《衰仔日记——大烂牌里的小确幸》其中一集回忆他李敖的渊源时,讲了李敖是如何整理资料和如何应用这些资料的。
只有平时积累的足够的素材,在需要输出的时候,就不怕没有内容可写。
而我就恰恰很少将自己点滴、片段的想法记录下来。在听节目、看书或者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脑海里会冒出很多想法、感悟,而我很少第一时间把这些想法记下来。虽然想分享的电影、书很多,但是因为再回头整理想法和收获都需要花一些时间组织,而每天写作的时间又有限,所以,就不能每天分享学习心得、观影感受和读书体会了。
今天在听马家辉的《衰仔日记》的第17集《没时间读书怎么办?》这一集时,爱读书的马博士分享了自己读书的经验。在他看来,读书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因此,每天都会先把时间分配给读书,早上读、晚上读。让读书的时间先占据在时间表紧急由重要的位置。对他来说,不存在没有时间这回事,因为时间是被安排出来的。
当我们觉得读书最重要时,我们自然会优先安排读书事宜。但我们觉得没有时间读书,其实也说明,我们自己本身并没与觉得读书重要过玩游戏、买东西、刷短视频。
那么写作其实也是一样。当我把写作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时,我才会安排更多时间去做这件事,或者说安排黄金时间做这件事。而不是像我最近这样,以工作忙碌为“借口”,把写作的时间一拖再拖,拖到拖无可拖时,才匆匆凑合1000字。实在有点惭愧。
虽然说,“完成胜过完美“,但这完成也得是在动作标准、不偷懒的情况的完成才能成为进步的积累吧。
水墨画家林曦老师说:“所有精彩,都是长时间耐心积累的结果。所谓的‘重复’,得是‘正确’的重复。正确的重复会内化为一种条件反射。”
我现在每天都在重复写作这个动作,虽然写的内容不一样,但很多时候,好像并不在“正确”的重复上。比如,写作前没有充分的思考、没有合理安排写作的时间、没有先列出一个有逻辑的提纲或者框架、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好好实践和应用一些好的写作方法等等等等。
在9月的后半月,在2021年剩下的不到100来天时间里,要通过践行正确的方法勇猛精进,再接再厉。
无戒学堂日更第25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