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读书成长励志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一)

2019-05-19  本文已影响4人  丁一AT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

2014年7月,雷军在清华附小有一次演讲,我从这篇演讲稿中第一次了解到逆商这个词。那时,我还在清华读博士,周期性会陷入焦虑与痛苦,对于提升自己的逆商心生向往。

现在是2019年4月,我已经在大学任教接近两年,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保罗·史托兹的《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仅仅这个题目就吸引了我。当我想要给这本书写篇书评时,我觉得应该从雷军的这篇演讲开始,但是,我已经几乎完全忘记演讲的内容了,于是,重新找到这篇演讲稿,发现雷军对逆商的讲述其实非常简短:

我们大家要足够重视的是逆商,逆商的核心是当你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你怎么能够战胜困难、战胜挫折,怎么艰难前行。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面,竞争还是非常地激烈,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压力,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怎么能突破自己?因为今天的家长对孩子总体来说都比较宠爱,这样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未来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怎么能克服这些坎坎坷坷的东西,这是最难的一点。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除了智商和情商之外,可能要加强对孩子逆商的培养。

1、应对逆境的能力和创造永恒快乐的能力

在《童年,人生幸福之源:培养乐观的方法》中,爱德华·哈洛韦尔应对逆境的能力和创造永恒快乐的能力的重要性:

希斯赞特米哈伊、塞利格曼、范伦特和其他研究者指出,快乐的成人依赖两样重要的技能:应对逆境的能力和创造永恒快乐的能力。这些技能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应对逆境的能力一部分来自遗传,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但是大部分能力还是来自后天的学习。马丁·塞利格曼证明了乐观的态度(“我能行”、“我想做”)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影响他成年后快乐的重要因素,姗特瓦尼亚的奶奶就是一个好导师。公司主管希望找到有潜力的员工,而不是考试得高分的员工。有潜力的员工具体表现在:“我能行”、“我想做”的态度、克服困难的能力、坚持不懈的决心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快乐成人的特征。只要一遇到问题,他们就马上行动,集合所有的人力物力甚至寻求帮助,他们绝不会放弃。

2、“解释风格”

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中,马丁·塞利格曼与卡伦·莱维奇阐释了“解释风格”的概念:

有一种与自尊相关的心理状态被看作是影响自尊的一个主要因素,那就是“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这种心态是乐观的关键。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他的回答中总是会包括三个方面:是谁的错?要持续多久?我的生活中有多少方面会受影响?这三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十分重要,因为第一个问题:怨自己还是怨世界——控制了自尊中感受的部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事件的长久性以及泛化性——控制他回应失败的行为。对自己感到泄气并不会直接造成失败,而相信坏事情会持续一辈子且会危害每一件事,则会直接使孩子选择放弃。放弃造成更多的失败,失败又会损害孩子的自尊感。

3、心理韧性的力量:在脱离逆境的过程中变得强大

在《心理韧性的力量》中,道格·亨施强调具有心理韧性的人会因为逆境而成长:

但我很快认识到,保持快乐和表达感恩能到达的境界不过尔尔,这些还不足以让我应对跌宕起伏的人生。我开始努力寻找是什么元素让有些人能够保持心理韧性,而另一些人表现得没那么顽强并且在逆境面前崩溃。

受挫后恢复原状固然重要,但这却未道出全部的事实。受挫后恢复原状意味着我们回到了最初的状态,这就是说我们应该与遭受逆境之前的状态是相同的。但是我的经验表明,具有心理韧性的人在脱离困境之后从来都不会与之前一样。在某些案例中,这些具有心理韧性的人经历了一番刻骨铭心的成长之后,会更加具有同理心。如此一来,逆境就可以与灵活性、爱心和关怀连接起来,最终带来乐观的思维方式。

当我把我的学术研究、自身体验以及与客户、朋友、家人交流得来的大量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不难看出:具有心理韧性的人不仅在遭遇逆境后能恢复原状,他们还能在脱离逆境的过程中变得强大。

4、生活犹如登山

在《逆商》中,保罗·史托兹频繁用登山的比喻:

生活犹如登山。只有不懈地努力攀登才能获取登顶时的那种满足感,即使攀登的过程时而缓慢,时而痛苦。

登山是一种无法形容的体验,只有同行者才能理解和共享。安心、满足和疲惫之中还夹杂着一种愉悦和平静的感觉,如山顶的空气那般稀薄。只有登山者才能尝到那种美妙的成功滋味。待在帐篷里的人或许会感到满足、暖和、安全,但是他们是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的,也无法活出自我,无法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喜悦。

由此可见,关于成功的定义应该是:不畏艰难险阻或其他逆境而努力前进和攀登,去履行一生的使命……

逆境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逆境是一种挑战,而挑战意味着机会,而无论什么样的机会,我们都应当好好把握。变故也算是人生旅途中一段颇受人们欢迎的路程。

可惜,大多数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在尚未达到自己的极限或竭尽全力之前,便中途放弃了。如果你曾经中途放弃,那么这本书会告诉你为何会如此。更重要的是,本书会阐明如何才能不断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而有些人尚未付出就直接放弃了。要是你觉得自己属于这类人,那么这本书也适合你。本书会赋予你新的见解和工具,来加强你的勇气,使你重振旗鼓。

5、逆商

那么什么是逆商呢?经过19年的研究和10年的应用,研究者对于成功要义的认知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就主要取决于逆商:

▇ 逆商能反映出抵御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如何;

▇ 通过逆商,能判断出谁会战胜逆境,谁会被压垮;

▇ 通过逆商,能看出谁会超常发挥、超越潜能,谁会无能为力;

▇ 通过逆商,能看出谁会放弃,谁会获胜。

6、情商

保罗·史托兹指出在畅销书《情商》中,作者丹尼尔·戈尔曼颇有见地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高智商的人举步维艰,而很多智商一般的人却飞黄腾达。对于智商,戈尔曼提出了一个具有科学依据且含义更广的见解,强有力地证明了除了智商,我们每个人还要拥有情商。情商——这仍是一个假设性的衡量因素——反映出一个人体恤他人、延迟满足感、控制冲动、自我觉知、坚持不懈和与他人有效交流的能力。戈尔曼通过若干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在生活中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然而,就像并非人人都能充分发挥智商的作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充分地运用情商,就算掌握重要技能也无法发挥出潜能。情商仍是难以捉摸的,因为情商缺乏有效的测量方法,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

有些人拥有高智商,情商也不错,却仍然无法发挥出其潜能。智商和情商似乎都无法决定成败。尽管如此,两者也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但依然还是引出以下这个问题:为何在同等聪明且适应力强的人中,有些人能坚持到底,有些人却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人直接放弃?也许逆商能给出答案。

7、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

如果人人都拥有攀登这一核心动力,那么为什么我们并没有看到山顶上挤满了登顶者而山脚下空无一人呢?为什么实际情况却与此完全相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在登山过程中遇到的三类人。这三类人对于攀登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因此他们在生活中享受到的成功和喜悦的程度也不同。

放弃者:毫无疑问,很多人会选择退出、逃避、变卦或放弃,他们是放弃者。他们放弃攀登,拒绝山峰给予的机遇,无视、掩藏或抛弃人类向上攀登的核心动力以及随之而来的许多生命馈赠。

扎营者:第二类人是扎营者。这些人只能走那么远,然后就说:“我最多就能走(或想走)这么远了。”他们不想登山了,于是就停下来,找到一个平稳舒适的高地,躲开逆境。他们决定在那里度过余生。与放弃者不同,扎营者至少还接受了攀登的挑战,并获得了一席之地。他们的旅途可能很轻松,或是他们牺牲了很多,或者也为之拼搏过。他们完成的这部分攀登过程可能在一些人眼中就算是“成功”了,就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对于成功的常见误解,认为成功是一个特定的终点而不是一段旅程。虽然扎营者可能成功抵达营地,但若不继续攀登就无法保持既有的成功。攀登的意义在于终生的自我成长和进步。

攀登者:我把终生努力攀登的人称为攀登者。无论背景如何,不管优势或劣势、厄运或好运,他们一直在攀登。他们是登山的劲量兔子(Energizer Bunnies)。攀登者认为,凡事皆有可能,从不允许年龄、性别、种族、身心疾病或其他任何因素阻挡攀登的道路。

8、冯仑

在《行在宽处》中,冯仑表达了一位攀登者的感悟:

当我们大家在一起谈理想的时候,就好像爬山前在山下散步,每个人都信誓旦旦,说我一定要爬上山顶。真正开始爬以后,爬了不到三分之一,就只剩一半人了;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只剩五六个人了,其他的人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然后,半山腰上的人说,上去干吗呀,上去了不还得下去吗?山下的人说,有这功夫还不如去看场电影。所有的人都在给自己找理由,最后只有一个人爬上了山顶。这个人告诉大家,我看见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但很多人不以为然,说画片儿上也有,跟你看到的是一样的。要不就说我没上去,我不信你说的。同样,我现在跟大家讲很多关于理想的故事,你们将信将疑是正常的,因为你们现在还在爬山的起点上。我可以和大家打个赌,如果你们能坚持爬到半山腰以上,20年以后,你们回过头来讲理想的故事,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讲得更精彩、更感动、更能让人有力量。

9、冯小刚

最近,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上十点多睡,早上五点多自然醒。起床后,我会在阳台的沙发上写作两个小时左右,这是一段非常安静、充实的时光。我一般会以单盘的姿势坐在沙发上,这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刚刚感觉需要休息一下,就起身走了一会儿,想到了冯小刚跟高晓松聊天时说的对于李宗盛《山丘》的认识,非常适合放在这一段,就带上耳机听一下《山丘》。

冯小刚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导演,他的《我把青春献给你》我一口气读完的,写得很好。他的经历也特别精彩,他与王朔、姜文等人的故事让我很感兴趣。他属于从底层一路拼搏出来的人,叶京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通过冯裤子影射冯小刚,令人唏嘘。2018年,冯小刚已经拍出了许多很不错的电影,在与高晓松聊天的时候,估计也是想到了曾经的故事,心生感慨:

我觉得李宗盛确实是牛逼,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这话不是失落呀,不是我到山顶上(失落)。这歌词是说,你们不是都说你们挺棒的吗?你们不都在顶上吗?我上去了怎么没看见你们呀?这是一多牛逼的话!是吧?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哪儿呐你们在?

10、“少数人的人生”

在《行在宽处》中,冯仑描述了两种人生:

概括起来说,人生其实只有两种。一种人生叫作过日子、讨生活,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日子要熬着过,生活要讨,你不张嘴讨,生活就不存在。尤其是苦难的时候,你不讨,就得饿死,《一九四二》这部电影就是讲讨饭的。当然,现在我们不用讨饭了,但至少你要上班吧。

    还有一种人生,就是挑战命运,改变生活,创造自己的未来,这是少数人的人生。比如张艺谋就是挑战自己的命运,人家给他划的道儿是摄影,他非得搞导演。再比如刘晓庆,人家给她划的道儿是良家妇女,过正常日子,结果她不停地折腾,60岁变18岁。这都是不按常规来,都是改变命运、挑战未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世界上95%的人过的是第一种人生,只有5%的人过第二种人生。大多数人都是过着第一种人生,在电视剧、电影里看第二种人生。但是,当你进入这5%的人里时,你会发现,是非开始改变了。比如,对于95%的人来说,下班不回家看孩子、不带孩子学钢琴就不是好丈夫;对于张艺谋来说,这叫作为事业献身,词都变了。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常人,那你做极端的事就会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如果你坚持做那5%的人,是非就倒过来了,就有人说你好了,就有人羡慕你了,这就是人生的转换。比较尴尬的是从95%到5%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相当于虫子的蛹,还没有变成飞蛾,95%的人还在骂你,5%的人还没有接受你。所以,这个阶段是最痛苦、最让人纠结的。有时候一想,不行,干脆回来吧,咱还是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有时候一想,不服气,继续豁出去往前折腾。一旦你进入5%,就相当于卫星进入了另一个轨道,跟普通人的距离就远了。所以,张艺谋到底怎么样,咱也不知道,咱就知道“大哥”牛,“大哥”有钱,“大哥”幸福,剩下的咱就不知道了。“大哥”生了孩子,咱不知道;“大哥”有多难,咱也不知道,因为他进入另一个轨道了,他跑到5%那个轨道上去了。

冯仑说的这5%的人就是保罗·史托兹肯定的攀登者吧,他们有希望“越过山丘”,并在登顶时看到美丽的风景,讲述自己的感悟。

但是,我想攀登者并不见得都是追求外在的成功与世俗的认可。还有一类更加独特的攀登者,他们是这个喧嚣世界中的隐士,默默追求着自己真正觉得重要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