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二):东西方视角下的积极心理学

2017-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申公鲍

摘要:积极心理学并没有以明确的字眼出现在历史上,但整个人类历史中,没有人不渴望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名利双收。积极心态有着显著和普遍的力量,只是我们并未察觉到它的存在而已。西方和东方的早期文化都没有特别说明积极心理学要旨,却都体现着积极心理学的精髓和内涵。

关键字:东方      西方        积极心理学

一、西方视角下的积极心理学

西方人热情、直接,善于用科学的方式去寻求真理和验证真理,所以科学心理学是在西方被建立的,西方人在解决问题上和监控进展时会采取线性的最佳效率办法。

1、基督教:

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给予人类归属感、安全感和希望。

2、文艺复兴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3、启蒙时代

启蒙时代或启蒙运动,又称理性时代,是指在17世纪及18世纪欧洲地区发生的一场知识及文化运动,该运动相信理性发展知识可以解决人类实存的基本问题。人类历史从此展开在思潮、知识及媒体上的“启蒙”,开启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发展历程。德意志哲学家康德以“敢于求知”的启蒙精神来阐述人类的理性担当。他认为启蒙运动是人类的最终解放时代,将人类意识从不成熟的无知和错误状态中解放。

随着教会宗教的权威减弱,商业、政治和科学开始在人们的精神、物质和智力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知识和计划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自主权。

4、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反应了人类进步的转折点,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和个人财富。

二、东方视角下的积极心理学

东方人感知灵敏、善于适应,勤于思辨,倾向于寻找最佳平衡的世界观,在变动不居中做到泰然自若,在生命的起伏中寻找意义。仁者乐山、智者乐山体现着东方的乐观思想和积极心理,东方的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但由于深奥难懂造成的传播困难使得东方积极心理被忽视。但不可否认,几千年的东方意识形态的学派和宗教,蕴含的心理学知识宝藏是无限的,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1、儒家思想

创始人:孔子

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

儒家学派的特征:

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代表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道教

创始人:老子

道家思想:该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家的关系。道,只能在生活中亲自参与才能悟出,在这个过程中,好和坏的体验都有助于道的理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代表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佛教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思想:无欲、行善积德、觉者、开悟

四个真谛

苦谛:人生就是由各种苦难组成的,从出生到死亡本质上都是痛苦的。

集谛:所有的苦难都是来自对现实本质的无知和由此造成的贪、嗔、痴。

灭谛:通过克服无知可以结束苦难。

道谛:从苦难中解脱的方法是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4、印度教

主要教义:始终把所有个体看做一个和谐的整体,称为宇宙中唯一的统一原理。

因果报应:如果一个人在生命中没有获得最终的自我知识,必须在死后通过转世回到尘间,个体再次争取自我改善,直至获得最终的自我知识。因此,印度教传统中的美好生活会降临在那些持续获得真知以及持续与人为善的个体上。

三、结论

西方人和东方人的思维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异,这造成了构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明显分歧。虽然东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方式不一样,但殊途同归,都是发现人类优势,获得积极心态,寻找幸福的心理学艺术。理论只有在实践的时候才有价值,个人的积极心理学只有最合适的自己的才有效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