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遗人生几何?文坛笔耕匠

兴趣

2022-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拾光筑梦

回想得知居家观察之初的慌乱到接受,再到如今10多天的度过,一切都平稳顺畅,得益于自己因兴趣而来的充实。

前两天的时光因自己刚从紧张状态切换至松散处境,内心的张力没有完全放下,过的依旧风风火火。除去必须要面对的工作,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充满欲望,一度感觉时间不够用。

工作、读书、练字、日更文字、运动、听音乐、刷剧、和孩子视频,这些都是我需要做和想做的,可以视为一个个兴趣点。这一个个兴趣点是独立的存在,却不能独立的延续。当我读书读的有些困顿的时候,经过脑海里两个小人儿的斗争之后,我一般会放下书,去写下一些文字或者是练字。

两个小人儿的对话时常是这样的。

小人儿甲:不行了不行了,脑子理解不了了,不想看了。

小人儿乙:再坚持一会儿,把这篇看完,还有一篇,很快这本书就结束了!

小人儿甲:那我再试试?

小人儿乙:加油,看好你哦!

小人儿甲:(尝试一次)我放弃了,已经没有效率了,下次还得重新看,不如去干点别的!

小人儿乙:说的有道理,我们去看看其他的。

兴趣点就是这样在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之间跳来跳去,叔叔说这是一种蒙太奇手法。最为明显的应该是孩子的注意力,他们会在各种玩具或游戏中跳来跳去,这并不是问题。反而恰恰借助蒙太奇手法使得多种兴趣可以同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强制性的忽略了孩子的天然蒙太奇,而执着于单个兴趣点,企图从中得到自己想获得的成果。

殊不知“人不能固定于一个兴趣,否则,这个兴趣最终也会被丢掉”。最为典型的要数为考级而考级的乐器学习吧。刚开始学习乐器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孩子的一个兴趣。但随着考级训练的压迫,强迫性的专注于这一个兴趣,久而久之,最初的兴趣已经消失,变成了一种任务。当考级任务完成,不需要再去练习的时候,这个兴趣已经远离了。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有一个兴趣,或者是兴趣之间不能实现转移,那么这一个兴趣也会丧失掉。

这是什么原因呢?兴趣本身之间也是存在一个生态系统,也可以称之为兴趣环境。一个兴趣如果离开这个兴趣系统,它是不能独立生存的。延伸来说,一个人如果不建立一个兴趣系统,那么这个人也会存在问题。人没有了兴趣,就会情绪低落,无所事事,若有所失,这样的话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但存在两种特殊的情况。一种是成年人或者是青年人玩游戏,兴趣点也很单一,却存活率特别高。在这种情况下,兴趣点保持的时间长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证明这个兴趣点会长久屹立不倒,这也不现实。一个人,兴许对游戏的兴趣会保持很久,但不可能是无限,达到一定极限或临界,因沉迷游戏而产生的负面作用就会爆发,从而对这个人产生反噬。具体表现一般为出现心理问题,不能就业、不能顺利婚姻恋爱、或者出现其他人际关系问题,就会影响到他的生存质量。另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科学家,这种情况很独特,也需要做另类来思考。

阿淼写于2022年1月28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