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目标为行动——读《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第二章
继续读《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第二章,在第一章讲述开启行为的改变之后,陈海贤老师认为要实现自我发展,还需要推动思维的进化。
“保守僵化的思维趋向控制和静止、害怕失败和挑战、维护虚假的自我形象,灵活而有弹性的思维趋向可能和变化、勇于尝试和挑战、促进自我不断进化。”
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句子都引发了我的思考,这里选择其中的两句:
“如果一个人跟母亲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就像一条船知道后面有避风港,行军队伍知道后面有充足的粮草支持,这个人自然就会对世界感到好奇,会发展出探索世界的本能。”
母亲给予孩子的肯定和接纳,可以使孩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有了充足的安全感,孩子能放心地去探索世界,攻克困难。因为他知道,成功了,母亲会与他一起庆祝;失败了,母亲会张开双臂拥抱他,给予他安慰。如此,孩子会在一次次探索世界、解决问题中,不断成长。
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一个母亲,我得努力让自己情绪稳定,才能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碰到挫折时给予他鼓励与引导。
还记得上周女儿完成练字作业时,东摸摸,西瞧瞧,几分钟才写好一个字。我看得着急,很想训斥几句,但以往常经验,严厉会让女儿的泪珠跟线一样,流个不停,根本没法继续写。于是,我把计时器打开,跟女儿说,我们来看看,你写完一行需要多少时间?她很乐意,在哒哒哒的计时中,2分钟完成了一行。
“哇,速度真快呢,2分钟就完成了!来,拥抱一个!”
女儿笑眯眯地扑到我的怀里,使劲抱了我一下。接着让我继续计时,看看能不能更快,我提醒她字可要保证写好的哦,写差了可不算哦!
就这样,在计时,拥抱的循环中,女儿欢乐地完成了练字作业。在写的过程中,女儿发现她可以把字写得又好又快,对自己充满信心。就像书中所说“这种胜任感会让他不断寻找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
“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曾有一段时间,我对安全很焦虑,每天晚上都噩梦连连。按照陈老师的观点,我梳理了一下:
在安全工作上,我能控制的是:建立晨间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到校情况,未到的及时与家长联系;定期检查,保障各项设施的安全性能;扎实落实各项演练,以备万一发生时,能够有序快速地应对;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自护自救能力。
我不能控制的是: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孩子到了公交站上不上车。
对于能控制的部分,一件件地落实到位,这应该也是我所需要努力做好的。
变目标为行动,关注当下,做好能做的事,是自我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