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教材”怎么读?
2020-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梦轩斋
我读教材怎么读?
一个小朋友说:我、读、教材。
还有个小朋友说:我、读教材。
都对。
都对不是和稀泥,确实都对。
重要的是,这两个回答都指向了我的目标——
为什么要开这么一节课?
想过没有?
教材都在读呀。
周一到周五,甚至周一至周日。周而复始。
那,为什么还要开“我读教材”这节课呢?
两个问题:
读的不对;教材有问题。
发现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在叶开之前。
最早好像是质疑刘发建老师执教的《尊严》一课好不好玩时,对教材进行了研究,发现教材经不住推敲。后来我们一起质疑了教材,教材的作者狡辩了一下又删除了回复。
后来又发现了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本应作为议论文的示范文章的课文的论据和论述其实是有问题的。
同样,教学中,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和学生千篇一律地熟读背诵教参上所谓的标准答案也是及其错误的。这是违背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的,更破坏了汉语言的美。
把本来最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教得味同嚼蜡,我们是有罪的。
这不是语文教学应有的模样。
所以,有必要强调“我”读教材。
对,就是“我”!
一定要有“我”,基本的解读之外,一定要有我的理解、我的收获。
想到这个,是受到我亲爱的高子阳同学的启发。
我读教材,要避免两个现象:
一个是人云亦云,
一个是信口开河。
第一个说的是不思考,诸如:老师问:“对不对?”“对!”异口同声。再问:“对吗?”“不对!”还是异口同声。应该思考的课堂变成了“我猜,我猜猜猜!”
第二个说的是假思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边际,没有根据,不负责任。
怎么读?
大概这三个方面:
整体感知,要思考:为什么这几篇课文发在一起?
抓住关键词,要找到要点。
品味细节,要体会文字的温度,文字背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