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你的人生的“秘钥”

2017-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纯洁De小骚Nan

明则诚,诚则明

本章的核心在于六个字“明则诚,诚则明”。什么是明?什么是诚?明指的是真的懂了,真切的认识到客观规律,通过后天学习认知达到的境界。诚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纯净,无杂念,并且愿意无条件遵守的规则,是来自于先天的本性,道家的无为就是表述的这么一种状态。明和诚最大的区别就是客观和主观。明则诚,从认识客观规律到内心坦然接受,或者说从认识客观规律,到自己内心无杂念,是一种通过学习可以达到的境界,儒家理学正是再此行列,通过学习严于律己来达到圣人的境界。诚则明是从内心的纯净进而认识到客观规律,是发至于本性,陆王心学强调的就是通过修心来达到内心通明,已达圣人之境。

我从懂事后跟家里人关系不好,甚至都不愿去接触他们,因为家里人很少给到我正确的爱,他们总是以爱之名和过高的期望一次次的伤害,每一次都会积累,扎根在我心里,让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心中的积怨的痛苦也越来越深。后来我学会了如何去化解,如果我们一直以过去的认知和经验看待当下,那么就一定会得到扭曲的理解和行为,我们的思维和无意识行为一定会欺骗和蒙蔽自己的本我(有良知的真实自我),而不管家里人以前对我怎样,当下的时刻,他们都是我的父母,对待父母“孝”是基本的良知,我只需记住这一点,诚于心,哪怕发生冲突,遵循“孝”的原则,屏蔽掉过去他们对我的不好和积累在我心中的痛苦,处理起关系来就很简单了,所谓诚则明。

欺人者必自欺也

世间最大的骗局,是自己欺骗自己,所谓欺人必自欺自心,连自己都去欺骗,跟睁眼瞎又有什么区别?阳明先生致良知讲到,面对当下我们应该听从第一感觉,听从内心的声音。良知与生俱来就存在于我们内心,但是良知绝对无法自我觉醒,需要在关系和见闻中建立,而你内心的良知,正是你行走在世间的行为准则,你意念所到之处,便可知对错,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心实意的遵循内心的良知做事,便能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体会到世间的真善美。

遵从自己的直觉,遵从自己意识的本能反应,而不是靠理智和思维去判断事物。人的大脑思维会以过去的经验和认知去判断当下发生的事物。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大多数人都一直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外部折腾,一个学生除了最基本的课程知识之外,还要被迫上各种培训班,哪有时间去关注自己内心的良知?成年人都在追求欲望和贪婪,哪里有时间关注自己内心的良知?举个鲜活的例子: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这个事件,我不解说,找个安静的环境闭上眼睛,自己去感受,跟随你的意识,不用理性去控制大脑,你便能感受到自己的良知,真实的自我。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哭了,我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用告诉我,你自己知道就好。

同时也建议大家,多放下你手中的手机,抬起头来做人,不做低头党,因为做低头党只会让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无尽的孤独和麻木。生命的动力和良知是在人际关系中展现的,而不是游戏、小说、电影电视和虚拟世界里,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遵循你内心的良知去行事,你将会有不一样的精彩体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