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孩子内心深处的闪光点

2020-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GeneLi

今天看了《光》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从电影的名称上来看,我认为“光”其一代表着主人公文光这个人,其二更为深层次的是要善于抓住孩子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就好比电影里面的台词“虽然他和别人不一样,但是在他的世界里一定有一小部分是可以让别人接受的”。这一句与我们时常所听到“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在电影中的主人公文光,虽然从小患有自闭症,但是其对于音感却是远高于常人。这个是他身上的闪亮之处,使他得以从事常人无法从事的工作——调音师。

      但我们在电影中也看到他弟弟对于他的不理解,导致他的这一闪光点差点被埋没。而在此,笔者稍微想发问的是,我们的家长有没有因为不理解而后又在没有进行沟通的情况下就直接否定我们孩子的行为呢?

      《光》这部电影,相信我们看了之后,都对主人公文光的改变有所吃惊。因为他的这个转变确实有点过于巨大。而电影中又缺少干预的片段。因此笔者在此结合回忆性片段进行大胆猜测。首先最为主要提的就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人,她对于文光的包容以及我们可以从文光的弟弟上就可以折射出她母亲的形象,正是在母亲的影响下,他的弟弟才能够在母亲去世后如此的照顾哥哥,因此文光的转变与其母亲和弟弟脱不了关系的。其次,就是教育。笔者认为肯定是有所干预的,因为回忆的片段中含有文光已经入学,所以其转变肯定包含教育干预的成分。最后,就是人的社会化。我们都知道社会化是贯穿于人的始终,而主人公文光并不是因为自闭症而就远离社会。我们把文光的应聘工作稍微理一下就可以感受到这个过程,开始先是花店——洗碗工——咖啡馆——调音师。其间,我们忽略没有应聘成功的,但是这一个过程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举个例子,后面调音师的工作没有前面的工作进行铺垫,文光如何能够在琴店的老板叫他去客人家的时候能够从容的回答出路线呢?因此社会化也是文光转变的不可缺失的一环。

      电影终归是电影,我们在残障儿童的介入治疗方面所要做的路还比较远,所以我就从专业的角度来谈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以正常的眼睛看待孩子,不要因为他与常人有所不同而异化他。他们应该是和我们一样的,只是他们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关注、认同与被理解。他们生活在我们这个被常理定义为正常的世界里,和着我们正常的人生活。其实他们比我们更需要理解,更努力去希望被人们接受,不被人们嘲笑,所以我们更应该以客观性的视角去接纳和包容他们。

      其次,中度的干预与适度的放手。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存在先于本质。其认为人和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也就是说,人的出生并不带有任何的使命、目的及意义,仅是存在而已,至于“本质”如何是以后才能够确定的事。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孩子有偏差,就过度的干预孩子的行为,把其主观性和个别性都给扼杀了。因为有的时候不理解并不代表这件事情对于孩子没有意义,就好比文光收集玻璃杯制作的自制乐器。我们的孩子确实比平常的孩子要走得慢一些,需要我们比平常的孩子多扶着和引导,但是不代表他没有独立行走的一天。

      最后,社会的支持层面。医院对于残障儿童这方面的康复性治疗,也是在不断的提升。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也在运用其专业的技术在给予我们家长相关知识的指引,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康复。社会性的政策层面,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残疾人的关注已经在不断提升,而在于残障儿童方面虽有待提高,但也是呈上升趋势。因此,在残障儿童康复方面,家长们你们不孤单。只是我们现在的力量还是过于单薄,但随着社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资源的不断进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孩子将能够更好康复和回归社会。

      萨提亚曾说过,“问题的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居然孩子们的事已成事实,我们就应该着眼于孩子的康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孩子的病情上。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让孩子未来恢复得更好。在未来,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友善、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人,就算是他们有的时候看起来有点奇怪。可那又有何尝不是孩子的一个好的归宿呢?

                              2020年11月7日作

                            改于2020年11月13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