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场电影简书电影

《敦刻尔克》,诺兰式的小溃败

2017-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老Z可乐
《敦刻尔克》,诺兰式的小溃败

趁出差空儿,特意去影院看了《敦刻尔克》。

是冲着诺兰去的,虽然我并不算诺兰铁杆粉,但之前对此片评价的两极分化,特别是拿诺兰的《敦刻尔克》和吴京的《战狼2》相比,多少让我有些不忿,话说,这俩搁一块儿,关公战秦琼,能比吗?

实话说,《战狼2》不错,挺燃挺好看,但拿英国当年在缅甸战场上的怂样说事儿,借此呼号抵制《敦刻尔克》,真是脑子抽抽了。抛开感官上的鸡血刺激不说,稍微想想,就知道刻意打造的英雄主义主旋律,和从凡人视角出发去洞察人性批判战争,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对那场战争究竟如何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诺兰如何演绎那场战争。

然后,100多分钟的观影结束,却不像之前的满怀期待,心里倒是有说不出来的怪滋味了。

静下心稍微梳理一下,先下个结论吧:《敦刻尔克》,典型的诺兰风格,整体尚可,但与之前《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经典相比,就差了需要民船摆渡的浅滩上的那点距离,也许不远,但却是“致命”的。

整个的故事很简单,尽管诺兰还是祭出多线程片段式的标志性手段,打碎并重组,以营造一种复杂性,但也许,一句话就能概括总结了:一个陆军小哥,虽几经沉浮仍千方百计想渡海逃生,两名皇家空军,英勇顽强地在空中支援,而一位民船大叔,应征救援,在上有敌机轰炸下有潜艇偷袭的海面,分别救下了陆军小哥和坠海的皇家空军,最后,大家终于回到了彼岸的Home。

故事大致如此。

正如众所周知的,没有太多大场面,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过程演绎,没有敌人出现,甚至连个像样的结尾都没有。若不是诺兰,这样的“三无”电影恐怕会被骂死,但,恰是因为诺兰,又让它脱离了“烂片”序列。

就像前面我的结论,《敦刻尔克》算是一部佳片,但却衬不起经典。

先说好的一面吧。

如果说诺兰最擅长将无论宏大还是细微的故事,以巧妙的方式揉碎打烂并重新拼接,那细节上的精心打磨,不管是一幕场景,一名路人,一句话,一个物件,都会成为诺兰制胜的法宝。所谓一白遮百丑,在细节上的考究和精致,使得《敦刻尔克》在宏观层面上的缺失似乎也可以被谅解了。

首先,《敦刻尔克》作为战争片,并没有把立意放在宏大而沉重的时空背景下,而是以小人物的视角切入,只去讲哪怕看似简单但却精当的一件事——回家。不煽情,不渲染,不刻意批判和反思,只去借由在战争中疲于奔命的凡俗身世而“刺痛”观众。毕竟,我们看到,小到兵士,大到将军,被战火裹挟陷于溃败,都如此无力、狼狈、麻木、自私而只能听天由命。这种基于现实的小而精的剧设,远不是那种漫威英雄式的YY可比的。战争是什么?放在局部来看,就是一旦引火烧身,任你是谁,都如草芥。

基于这样小而精的立意,《敦刻尔克》充分展现了诺兰独特的导演风格——细致、巧妙、交错纷呈。海陆空全方位,第一人称视角展现,震撼!没觉得吗?当陆军小哥匍匐沙滩,敌机撕心裂肺地嚣鸣而来,投弹由远及近,眼看着就要落到自己头上,那画面和声效,不是3D却胜过3D,让人身临其境。再说,三条线的不断切换与组合,让其实原本简单的过程变得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弃船,逃生,再弃船,再逃生,宛若过山车般,让人几近绝望。加上音乐,没错,就是貌似单调实则震撼的背景音乐,从开片起,那鼓点儿一刻不停,只有轻重缓急的变化,却好似催命鬼一样,让你的心跳跟着时缓时急,毫无喘息之机。

小场景,小情怀,小细节,加上小人物,诺兰对《敦刻尔克》的刻画,可以说几乎到了极致。

但,也就仅限于此,稍微宏观点、整体些看,《敦刻尔克》的硬伤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被颇多诟病的大场面,不晓得当年历史果真如此,还是诺兰有点“小家子气”,按理说有40万大兵一起奔逃的敦刻尔克海滩,场面应该是非常宏大才对,可电影里呢?沙滩上就那么稀稀拉拉几行列队,满打满算不足万人吧,更别说想象中的万舰齐发了。

再就是情节上的不合逻辑。

比如,我很纳闷的是,真实的敦刻尔克,英国人真的就不顾法国人死活了?毕竟是并肩作战,法国人还帮你英国人固守防线呢,怎么就只顾自己不管友军?至少零零散散的法国兵,能救的还是该救吧?何至于拿着枪逼人走开?当然,你可以说这恰好展露的是战争的残酷,但,多少让人觉着,刻画得稍过了些(其实也应了很多诟病当年英军在远东战场尿性十足的口实)。

而另一边,从始至终没露过正脸的德国人,居然对处于大溃退的英军表现得如此“仁慈”,天上也就三两家飞机骚扰一下,地面更是除了一些散弹,毫无进犯。与其说英军面临德军的步步紧逼,不如说德国人是故意放空炮催英国人赶紧撤呢。这一点一直没搞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还真是希特勒当年神经病一样犯过的一个错误——突然叫停大举进攻的德军,给了英法联军宝贵的喘息和撤退之机。

还有就是,整个故事有点虎头蛇尾。至少在民船抵达之前,大家都还是紧绷着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士兵们刚上了一条船,沉了,侥幸逃生,再爬另一条船,又被炸,再挣扎,碰运气,想辙,周而复始,以至于到后来,观众都觉得要绝望了。但,突然,民船呼啦啦冒出来了,又呼啦啦都给救走了,然后,就结束了。给人的感觉是,之前屡屡受难的大军舰,其实真不如一艘艘小帆船?

再说人物刻画。平民视角很好,很让人感同身受,但也许线索太多,角色也多,均衡之下势必着力分散,导致除了几个主要角色,其他都草草了了。比如那位将军,以及身边的军官,除了站桩一样观望,没看出在整个撤退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组织和指挥作用。

而最让我觉得难以理解的,其实是影片着墨较多的那位皇家空军飞行员。勇敢是真勇敢,但,燃油不足时,为什么他不像之前战友那样在海面迫降?或者跳伞也成呀,毕竟周围都是民船和自己人,很容易就获救的,可他,偏偏选择了,巡礼般接受地面战友们一番致敬,然后,滑翔到沙滩。我以为他是想保全飞机,比如在岸上加油,重新起飞,结果,人家是把油箱打爆自毁,然后等着德国人抓自己俘虏呢。真的很不可思议,难道,他是想当卧底?

逻辑上的诸多不合理或难以理解,不能不说极大地影响了我的观感。

其实,抛开这些“硬伤”,除了精致的细节,就只说诺兰最拿手的多维度多线程剪切,我觉得也只能算及格吧,悬念是有的,也有巧妙的连接,但,整体性还是欠缺了些,原本故事的简单,决定了不需要怎么“烧脑”,也不必留意线索的埋藏、叠加和衔接,就能看懂。诺兰说他想拍的不是战争片,而是一部战争题材的悬疑片,我看,基本上是失败的。

很多人说,《敦刻尔克》应该算是诺兰的实验品,不晓得是给诺兰打圆场呢,还是原本即如此。

不管怎么讲,从实际情况看,《敦刻尔克》算得上良心之作,但绝非经典。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诺兰式电影的小溃败。

如果让我打分,7分顶天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