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部分人的眼神偏离正常阈值
元旦小长假的第三天,去单位食堂集中采买馒头、肉包之类的早点。
到食堂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多,在我前面排了一个老太太。老太太戴着口罩,回头看到我,然后定睛打量我,隔着口罩明显感觉到老太太嘴巴在动,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我意识到老太太可能认识我,似乎是想和我打招呼。
我仔细看了看老太太,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不能确认,尤其是在戴着口罩的情况下。我下意识地拉下我的口罩,一方面让老太太看整张脸以免认错人,另一方面也是暗示老太太把口罩摘下来。
老太太显然是聪明人,随即摘下了口罩,我确信并不认识这个老太太。但是,我还是礼节性地对老太太说了一声“您好!”老太太这个时候也确信不认识我,但还是说了一句:“看你眼睛,很像我以前一个同事,没想到不是他。”
由于这个时候的食堂还没有开始卖馒头,老太太就和我攀谈起来。她首先问我是学生还是老师,在知道我不是学生后,就开始自我介绍。此时,我才知道,老太太已经70多岁了,原来是在后勤部门工作。我呢,基本的情商还是有的,马上说“看不出(70多岁)”,还装出对她原来部门的领导很熟悉的样子。
我这看上去明显的一脸沧桑,老太太居然发问是学生还是老师,这一点倒是令我纳闷不已。
看来,在现实生活中,至少在看人年龄这个方面,有些人的眼神是大失水准的,严重偏离了正常的阈值。无独有偶,2021年,一个年龄为45周岁的领导,平时看上去的确有点后生,但也绝对不至于看上去像一个20上下的毛头小伙子,然而,一次的一个会议上老师和学生是就坐在不同区域,志愿者在没有发问和交谈的情况下就直接把他引导到了学生就坐区域,闹了一个笑话。
刚刚说的是老太太把我看年轻了,再说一个老大爷把我年龄看大的故事。
老大爷和我住一个楼栋,他的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因为是楼上楼下的,乘坐电梯难免会经常碰到,所以大概的情况也知道一点。看老大爷和他的老爱人十几年前就经常性大白天同进同出遛弯,前几年出了车祸,也是经常能够看到,倒是最近两三年难得一见了。根据推算,老大爷现在应该是75岁左右了。
大概十年前,我和老大爷及其老伴、孙女在电梯里偶遇,小姑娘七八岁模样,他老伴帮孙女拿着书包。老大爷就让他孙女叫我“爷爷”,小姑娘很乖巧,马上就叫了,我倒是没有应声,只是摸了摸小孩子的头。
那时我虽然老大不小,但尚未年过半百,如果我没有离开老家,依然蜗居在穷乡僻壤,的确很可能已经或即将做爷爷,而在上海,尤其是当下,似乎就是天方夜谭。
出了电梯,我在纳闷:老大爷让他的小孙女叫我爷爷,究竟是礼节性的,还是的确是我看上去更像一个“爷爷”呢?
当然,在生活中,有的人视自己为“小”的情况也是有的,因而也不排除是礼节性的。比如,俺有一个同事,他成家比较晚,得闺女更是迟。有一年春节,他带闺女去一个比他大12岁的另一个同事家玩,就让闺女叫同事“爷爷”,那个年龄大一点的同事连忙婉言谢绝。
有时候看身材或背影的确是可能看不出人的实际年龄。我在40多岁的时候,一次在单位里面骑自行车,骑着,骑着,听到后面有一个小女生在不断叫唤:“同学!”边上并无其他人,我意识到是在叫我,于是停下来,回头一望,的确是个女同学,她一看我这张老脸,不禁莞尔一笑,都不好意思了,连忙改口说“老师好”。
所以,看人的脸,无论TA怎么化妆,仔细一瞧,应该是可以八九不离十的认清一个人所经历的岁月究竟有多长,如同一棵树的年轮那般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