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初鉴 十二
2021-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川子
引: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南川子曰:作茧自缚,何以自解。不住于法,不住于非法,亦不住于非非法。
引: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南川子曰:非是静坐便能静,非是欲静便要坐。心若起念,虽坐无益。心若无念,不坐无妨。
引:師示眾雲: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南川子曰:是也,诚哉斯言!顿悟渐悟,其实一也,并无二致。所差者,在于人之根性利钝。既悟皆悟,并无差别,故不必拘泥于顿渐。
引: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南川子曰:无念、无相、无住,非只在无也。执念于无,即是非无。无者非无,是名无,是看破,是放下。
引: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南川子曰:世间是有万相,不可谓之无。所谓无相,非是无相,是无相之形而存相之心。无相亦是相,何如两相忘。
辛丑年正月初四
西元2021.02.15于帝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