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杂文随笔精选录简友广场

喧嚣难上高楼处,望远享清宁

2024-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御承扬

【原创声明: 本文由简书账号御承扬原创, Copyright (c) 彭友聪All Rights Reserved 】

今天,是公元 2024 年 6 月 1 日,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也是处于周六的一天,更是我暂别深圳重归后的第一个周六。坐在玻璃墙边的床上,一眼望去,草木山水楼,万物皆岑渺;这不是因为我近视,未戴眼镜而看不清事物,只是因为居所离天太近。登泰山而小天下,也不过如此。

高楼望远所见

因为新楼盘远离商业中心,也因为楼高离地面远,还因为隔壁装修动静停歇,这繁华闹市中高楼里,竟也能像桑下竹林间的村居一样清静,相当难得啊。城市,尤其是深圳这种特大城市,白昼里,车辆行人川流不息;夜幕下,万家灯火如星辰坠;简而言之,用竭尽所能的热闹去演绎盛世繁华。

繁华,从来不只是五官一感,而是声色音触味都海纳进去。繁华,让我用最凝练的言语去摹刻,我能想到的最为贴切的一个词,就是逐静助躁。繁华,像驱赶牛羊一样驱走安宁,让各种声响如潮水一般涌入、充盈整个空间,这种状况,住过深圳城中村市场边的我,感受最为深切。

那段时间,那段居住在离地面近,也离市场近的三楼房间的日子里,每个周末清晨,塞着耳塞也会被屋外的声响叫醒。细数了一下,诸多闹腾中,最先作起来的,是洒扫庭除的环卫作业——也难为他们,为了居民拥有一个干净的街道,不得不非自愿性地一大早上班干活;而后,各种卷帘门被拉起的声音,此伏彼起,而这个铺门开起的声音,如同触碰到开关一样,引起各种营业张罗声铺排开来。

声音无情人有情。美梦一夜心情好,这些大清早里的作响,听来也是一种乐趣,仿佛之间,自己如同那遁居世外、却又对人间一叶一草极其好奇的仙人一样,在一旁竖耳偷听。难眠一晚精神萎,破坏清晨宁静氛围的噪声,跟盗走水库闸门钢筋的人一样可恶,烦躁之际,自己特别想向仙人求取一个能息诸噪声、复归安宁的术法。同一事物,前前后后的感触,却大不相同。这在人世间,颇为寻常,即便放在人身上,也是如此。女子娇容也好,男儿英姿也罢,不也都是可褒可贬吗?

言归正传,闹市中寻清静,是需要付出相当代价的。所住居所,要么如此刻一般,是喧嚣难上高楼处;要么如昔日那样,是喧嚣不作接野处。生活在非真空世界中的我们,要能够享受呼吸声音清晰听的静谧,就只能在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上,远离声源。当距离足够遥远,炸雷巨响也比不过蚊子作响。

上天偏心,全把生机藏在热闹处。生性喜静的我,离开乡村回归深圳的原因,就是要找寻繁华下潜藏着的,能够解决我吃饭穿衣睡觉问题的生机。天道酬勤,注定不会让我们轻而易举做到,活着与活得好兼得;注定要让我们在追寻活着与活得好的过程中,奔波在跨区上班的通勤路上。天不绝人路,在于将轻易就能够活着的状态,建立在放弃活得好的基础上。

自傲的我们,也许不会像楚霸王那样宁可乌江畔自刎也不回江东,但一定无法忍受自己,沦落为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流浪汉,除非已经对尊严满不在乎。为了有尊严地活得好,像此刻一样享受安谧的清晨,披荆斩棘只能成为刚需技能,排除万难也只能成为生活常态,越挫越勇更只能成为人生信念。

既然生得太晚,注定赶不上生机浅埋的时代,我们就只能强化自身,将那些掩埋在深处的生机掘出来,而非盲目跟从选择躺平,尤其是像我这种出身农村、没有什么家业底蕴的青壮年,更不应该听信那些鼓吹“努力换不来好生活,只会成为牛马”的谣言,要明白知识经济时代的努力奋斗,不再是那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简单行为,而是要以理论为指导、以技能为载体的复杂行为。

挣钱不易的我们,千万不要被小红书、抖音和微信朋友圈的各种玩乐晒图所蛊惑,不要学习鼠目寸光的他\她们,将自己的宝贵时间、好不容易积攒的钱,花在没有什么实际收获的拍照打卡式的旅游上,务必端正心态,树立起先苦后甜的原则,将玩乐都安排最后。

待余生,有时间有精力,再去放肆玩;若仍旧不允许,就要有一种做一世祖的觉悟,将自己的智慧和底蕴传承给下一代,努力开辟自己的氏族门阀。抱团永远是博取更多生机的低成本方式,一家人的内部剥削,也总比在社会上被陌生人剥削好。

家国天下,永远是地球上最好的社会结构,无家则无国,无国则无天下。家大则国大,国大则天下大。家盛则国盛,国盛则天下盛。而家国天下的盛大,全都寄托在一个个个体人身上。个体不自觉,不以天下皆享安宁为目标,那么社会的喧嚣只会越来越扰人,最后在吵吵闹闹中迎来文明崩塌。而中华文明的崩塌,在今天已经有端倪了。

现在的社会氛围,一边是浮躁难安,一边是颓废自丧,就好比一座建筑,地下有人在挖地基,天上有人在砸楼顶,崩塌是注定的。只不过,传承了五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若真的毁于我们这代人,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戕以谢罪。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台湾海域军演,是我国强大武功的彰显,但是自古以来,朝廷或国家要千秋万代,都离不开文治武功相结合,而今内部民怨逐渐炽烈的情况,表明当前政府的文治不够,也才会出现中华文明将坍塌的征兆。文治发力,就是要在民生上务实,而民生务实就不能将目光放在商业化、职业化上。

民生必需品,不要用市场来运作,而应该用计划来运作,同时以更高地力度去贯彻勤俭节约,而非鼓吹什么消费带动经济。民生是人情冷暖,不是锱铢必较,且看看现在邻里、妯娌和夫妻间,由经济利益催生出来的纠纷,是多么触目惊心,就会知道过去坊间互相送个鸡蛋水果的和睦关系,是多么美好。

政府基层,以职业化安排,无论公务员考试内容如何变动,都难以改变发展颓势,因为大家将这些好不容易考来的岗位,都当做了养老岗位,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官吏一员,是干系地方发展情况的决定者,是建设地方的排头兵、弄潮儿,也就做不到教化黎民、共同进步的政治任务。

千百年前,诗圣杜甫呐喊道:“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天,我想说,愿喧嚣熄平城乡中,教天下处处可远望享清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