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有吃的吃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11635/184edf085dbaa79e.jpg)
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吃进嘴里的蔬菜几乎都是凉性、寒性,你很难或根本找不到温性和平性的蔬菜。反倒是调味料全是辛辣、热性之物,你炒菜不放点辣椒、生姜、蒜、花椒……之类的调味料,很容易让身体滋生湿气。
为什么是番茄炒蛋或番茄煮蛋汤?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鸡蛋是家养的土鸡生的蛋,属温性,能很好地中和番茄的寒性。
去年过年,家里喂的鸡实在不争气,只得买洋鸡蛋应景。考虑到洋鸡蛋可能含有大量的激素和抗生素,就在卤肉的中途中放卤水里跟炸豆腐一起卤。其时间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卤煮出来的卤蛋一点都不老,而且蛋白还挺嫩的。可能是养殖场喂养的洋鸡吃的是饲料,含有大量的水分吧。
真正的土鸡蛋,煮熟的时间一定比洋鸡蛋长,但口感很老很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Q弹。新鲜的土鸡蛋,你煮它半个小时,蛋白跟蛋壳黏在一起很难分开。在农村,鸡生蛋后,会等上两三天才吃。夏天温度高达40℃,只要把鸡蛋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你放它一周星期,它的保质期才算开始。洋鸡蛋不行,它里面水分重,又被喂了大量的药,很容易放坏的。用洋鸡蛋炒番茄,很大可能是寒加寒。
为什么是麻婆豆腐里的调味料都赶上豆腐了,甚至比豆腐还多?
因为城里买的豆腐,大部分都是石膏点的。石膏是寒性,豆腐是寒性,两两相加,寒上加寒。真佩服古人的智慧。
现在很多人效仿西方国家,非常非常流行早上吃蔬菜水果,尤其偏爱黄瓜番茄。我就特别想问问他们:你们的肚子好吗?
我是个很马大哈又很粗枝大叶的人,家里买的有大蒜、生姜、花椒……之类的调味料,但炒菜的时候我经常忘,几乎不放。最多在起锅装盘之前丢一个干辣椒进去。
别看我一天天嘴唇干巴巴的经常脱皮,有时候眼睛也挺干涩的,好像上火了。但事实上,我每天摄入的蔬菜几乎全是凉性、寒性,调味料又只加了辣椒完全不能抵抗蔬菜身体带来的寒凉。然后呢,我身体就胖了一圈,体内的湿气又增加了一些。
去年,有意识做过两次实验。只要我喝祛湿健脾的中药,体重就下降。但中药只把我身体调理到一个平衡点就让我自己运动锻炼身体,不再开中药。
中药讲究君臣佐使,中国菜也讲究君臣佐使,老辈儿经过无数生活经验一代一代流传至今的生活只会,可并非仅仅依赖科学研究出来的某食物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大肆补身体。